總網頁瀏覽量

2016年4月11日

男性十大疾病

男性女性的生理構造不同,很多人認為女性要面對的疾病比較多,因為女性特徵比男性多,單單乳房、月經與子宮就牽引出不少問題,其實男性的疾病也不見得少。

男性成長分為五個階段,從兒童期、性活躍期、性成熟期、中年期到老年期,男性都必需面對各個階層的惱人問題,而非單單前列腺、早泄或陽萎而已。

泌尿專科李永業醫生為我們列出了男性成長階段最普見的十大疾病,且看他一一解析。


●兒童期:

*包皮過長/包莖
包皮過長或過緊都不是好事,猶太人在嬰兒出世7天以內就會施行割禮,但我們並不建議每個男生都要割包皮,除非有包皮龜頭炎(balanitis),家長要觀察,可以拉下來自己清洗就沒問題,如果拉不下來洗不到則是不健康的。

另外,如果包皮拉下來緊到要裂也非正常。割包皮也有很多好處,能減低陰莖癌症風險,也能減低性傳染病包括愛滋病的風險。

*因素:4歲以下男孩的包皮都是與陰莖緊貼,這年齡男孩的尿道感染風險比女孩更高,這都是包皮問題,例如小便有餘尿會累積在內,又沒機會見光,新陳代謝時,死皮也留在裡面,就開始發炎而造成尿道感染,嚴重的還會流膿水。若4歲以下男孩發燒,四份之一的因素都是尿道感染。

*後果:會有夜尿與尿床的症狀,長期如此會帶來很多問題,如果包皮過緊,日後會影響性生活,也可能造成不育。

*建議:最簡單就是做切除包皮手術(4歲以上就可以做),如果可以把包皮拉下來清洗就沒有割禮的必要。但希望家長不要等到惡化了才來處理。

*機率:只有少數10巴仙會面對這問題,90巴仙以上的男生都不會有。


*隱睪症/睪丸扭轉
睪丸是產生雄性荷爾蒙及精子的重要器官,男性在兒童時期會面對隱睪症以及睪丸扭轉的問題。隱睪症也是小兒外科門診常見疾病。大部分嬰兒出生後,可以看到每邊陰囊內各有一顆睪丸。如果睪丸停留在腹股溝或者在腹腔內而沒有降至陰囊,則稱為隱睪症。

*因素:睪丸在胎兒時期位於後腹腔靠近腎臟的地方,在懷孕的第8週起,睪丸開始往陰囊方向下降。如果早產兒,7個月以前出世,來不及降到陰囊的風險很高,8個月出世有 30巴仙的機會是隱睪丸。

另外,若男孩的腹股溝管過長,就有可能造成睪丸扭轉,一些7、8歲的男孩,有時睪丸無端端會痛得很利害,尤其在活動時,腹股溝管會自動扭轉而使睪丸疼痛。

*後果:睪丸和體溫要相差一度左右,如果睪丸沒有下降到陰囊而太靠近身體,睪丸的溫度未低過體溫(即 非36度),產精能力就下降,長大了就變不育,此外也會造成睪丸癌的風險,因為細胞也會起變化。

若是面對睪丸扭轉,就要做手術把它轉回去,不然睪丸會在6小時內缺氧,睪丸就沒作用了。

*治療:隱睪症只需做個小手術,把睪丸拉下來就不成問題。

*機率:隱睪症的機率一般發生在早產兒身上較多。睪丸扭轉的比率則是1:300。


●性活躍期:


*早泄/快槍手

一般男性最沮喪的就是面對早泄問題,也怕被女伴譏為快槍手,還未開始就結束了。以前認為自慰過多、沒有性經驗、性生活太頻密或年紀大,其實並非如此,臨床實驗並沒有顯示具上述關聯,而且也不會是暫時性的,第一次性生活面對這問題,接下去一世人都會有同樣問題。

*因素:近年醫學界發現男性射精是通過腦部五羥色胺(serotonin,一種血清素)指數來控制,它在人類的性行爲中充當性高潮開關調節器的作用。平常男性射精潛伏期是5到8分鐘左右,早泄則是在1分鐘以下。患有早泄問題者,一般都基於血清素水平過低。

*後果:一生人會被困擾,除了個人苦惱還會面對人際交往障礙,很難找到性伴侶,缺乏自信以及早泄的自卑會避免親密關係,造成伴侶疏離。

*治療:很多人在網站買藥膏或藥油來塗,其實是沒有用的,只是麻痺而已。近年臨床實驗,可以服食促進五羥色胺的藥物,抑制性高潮從而使射精延遲,解決早泄問題。

*機率:早泄問題在大馬很普遍,大概佔30巴仙,即每3個男的有1個會有。


*性傳染病
「中招」、「流白粥」都是性病「術語」,一般最普遍的性傳染病是淋病、衣原體、梅毒和疱疹,泌尿門診最常見的患者年齡介於 19-25歲男性。大部份性病患者由於不好意思,都會謊稱是洗手間、門柄骯髒、或使用不淨的毛巾感染,其實很多都是在風月場所接觸的。

*症狀:性病潛伏期大概是6-9天,在性接觸中招之後,淋病與衣原體的症狀是一直要小便,而且小便之後好像被針刺,病發24小時後就有白色液體不停流下來,整條內褲都有膿水似的黏液,有些是透明的,而且很痛。

*後果:其實打一支抗生素以及吃5天的抗生素,問題就解決了,可是很多男生不好意思,一直任由他。如果不處理,精虫會從前列腺倒流跑去輸精管以及睪丸,使睪丸腫脹,精子產生能力就會毀壞,輸精管也變得窄小,日後就不能生育。

*梅毒:梅毒會造成皮膚潰爛,也會傳染到身體其他部位,嚴重的話還會上到腦部,它雖然很毒,但注射一支抗生素就可以根治,很多人是羞於啟齒直到嚴重才來醫治,其實早醫治也可斷根。

*疱疹:症狀是生有一粒粒小水泡,雖然不是很毒卻不能斷根,一旦天氣熱或體質差就會復發,若是起泡,吃5天藥,水泡就自然消失。如果男性有疱疹沒有醫治,當傳染給太太(女性是沒有症狀的),日後懷有小孩,嬰兒出生時就會受染感。因此中了疱疹一定要就醫,不只為自己,也是為家人。若在性行為時有戴套,就能避免傳給太太,但要生育就比較困難,只能做人工受孕,而且是一輩子的事。

*機率:沒濫交就不會中招。


●性成熟期:


*不育症
俗語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因此「不育」這問題在華裔社會廣被重視。50年前談到不育就一定是女性的錯,但近年資料顯示,百份之四十的不育是由男性引起的。

*因素:有很多原因,包括先天性與後天性。先天的因素例如天生沒有精子,又或者輸精管發育不良、不通暢,精蟲不能出來,猶如做了天然的結紮手術;後天性的原因來自於隱睪症、睪丸被踢傷、性病造成或生病,有一種病稱腮腺炎(mumps),會攻擊細胞造成不育。

*建議:結婚多年有正常性生活卻不能懷有小孩,可去檢查副睪丸是否腫脹發炎,或輸精管是否正常。如果不能正常生育,也可通過醫學儀器從睪丸內取出精子作人工受孕。

*機率:40巴仙的男性有這問題。


*睪丸腫脹和睪丸癌
睪丸腫脹往往令人以為患了睪丸癌,其實有時陰囊積水(鞘膜積液)或精索靜脈曲張也會導至腫脹。靜脈曲張形成一條條青筋浮現,乍看就像陰囊內長有一包蟲,很多人誤以為生東西或中降頭,其實這與腿部的靜脈曲張同一原理。

至於睪丸癌,病發時不會疼痛,卻會腫脹得很快,而且硬如石頭,如果早期治療幾乎都可斷根。在所有癌症裡,最高根治效果就是睪丸癌 ,有90-97巴仙根治的機會。

*因素:很多人以為睪丸腫脹就有可能患癌,其實有時只是陰囊積水,尤其被踢傷發炎就會積水;腫脹的另一因素是靜脈曲張,當男性做健身,腹部壓力提高,動脈血液進去了很難出來,形成精索靜脈曲張(varicocele),陰囊內有凸凹不平的青筋浮現,乍看就像一包蟲似的。

*建議:男性可自我檢查睪丸,觸摸時如果手感滑順是正常的,若表皮觸感凹凸不平,硬如石頭卻又不痛的,就可能是睪丸癌,必需盡早去掃瞄檢查。

*機率:必需長時間站立工作的人例如老師、警衛、售貨員等,發生精索靜脈曲張導至陰囊腫大機率較高。至於睪丸癌,一般發生在18-40歲,不是很普遍。


●中年期:

*小腸氣/腹股溝疝

小腸氣也稱腹股溝疝,俗稱「大春袋」,那是由於腹腔內物(一般是小腸、大腸、脂肪、肉甚至膀胱)通過腹股溝管缺口跌出。初期只突出在腹下一粒,小若魚丸,大至如足球。有時咳嗽或提重物會跑出來,平躺睡覺又消失了。有些人習慣了也可以自己動手把它推回腹股溝管內,但不久它又會跌出來,嚴重的話,會整粒跌進陰囊內,形成「大春袋」。

*因素:男性在胚胎時期,睪丸由腹腔循著路線下降到陰囊,此通道由腹膜斜向陰囊,兩個缺口逐漸由相對變成上下斜向,如果腹股溝較弱,或受到壓力,腹腔內物便會沿此腹股溝缺口跌出。年紀老大肌肉老化也是一個原因。

*治療:要根治很簡單,以前做手術把腹股溝管缺口兩邊肌肉連接起來,現今則在缺口上置入一片網,不讓腹腔內物跌出來。

*機率:一般發生在55歲以上,比率是10個男性中有一兩個,算是頗普遍。但有幾類人較高機率,其一是早產兒,腹股溝管缺口一直洞開;其二是運動員,尤其要練就六塊腹肌,要不斷往腹股擠壓;其三是年紀較大且肥胖者,以及時常手提重物。


*勃起功能障礙
最令男人感覺失尊嚴的事莫過於「不舉」,也即是勃起功能障礙。但勃起障礙不等同陽痿,男性健康最大的問題是心血管疾病,由於平日多抽煙、飲食不當、肉多菜少高脂肪,導至血壓高、糖尿病,進而造成心血管疾病。 陰莖的勃起在於幼細的血管,因此當面對上述疾病,血管阻塞就會引發勃起功能障礙,一旦改變了生活習慣,解決了上述疾病,勃起功能就會回復正常。

*因素:勃起功能障礙有分為心理因素及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一般是不愉快的記憶或環境不理想日久形成。生理因素大部份都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壓有關。

*建議:遇有勃起障礙時,除了解除心理障礙、服食藥物或借助儀器,最好同時去檢查是否有高血壓、高脂肪及糖尿病,因為勃起功能有障礙,一般也和心血管有關,在治理性生活問題也可同時處理心臟病或預防中風。

*機率:男性中有50巴仙會面對這問題,尤其年齡高,機率就越大。


老年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的功能很簡單,只是一個生育的器官,年齡大了,性生活不大活躍,功能就越來越少,前列腺也隨著年齡增長而越來越大。男性到了一個年齡就會面對前列腺引發的問題。
一種是良性肥大,一種則是惡性增生,也即是前列腺癌。

*症狀:晚上經常要排尿,但排不出或排得很慢,而且老是不會完。即使排完尿,還會點點滴滴的滴到褲子或腳上,這都是前列腺肥大的症狀。

*後果:長期排尿不出會造成腎臟功能障礙,嚴重的會疼痛、發炎及生石。

*治療:可以服藥讓前列腺縮小,把膀胱出口放鬆,以使排尿順暢。若是不行就要做腔鏡切除手術,就像水溝阻塞了,控個洞以讓尿液排出。

*機率:隨著年齡增長,年齡越長機率就越高。


*前列腺癌
早年醫學界並沒有察覺前列腺癌的存在,大約30年前才發覺通過驗血可看出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指數。因此男性除了面對前列腺良性增生,還得面對前列腺癌的風險。

*症狀:一般症狀與上述良性前列腺增生同樣,有夜尿、難以排尿及尿瀦留的問題,若前列腺變得硬如石塊,就是癌化的象徵了。

*治療: 癌細胞會擴散,但若能及早在第一及第二期發覺可以根治。不過要斷定是不是癌化就要通過活檢,必需抽取細胞進行化驗,若確認是癌,就得把整顆前列腺割除。

*機率:機率同樣隨著年齡增高,活到80歲也可能有 80巴仙癌化的機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