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6年4月11日

上呼吸道病菌感染

小孩最普見的疾病就是發燒、咳嗽及傷風感冒,這些病都屬於上呼吸道遭病菌感染而至。一般出世六個月後到成長期間,三不五時就會發生,尤其上了托兒所就更常見,因為一般都是在小孩眾多並有空調設備且空氣不流通的空間被感染。

每當孩子發燒或傷風感冒,父母都會很擔心,尤其是怕發高燒會燒壞腦。一些父母也很困擾,不知該在孩子發燒的第一時間就帶去看醫生?抑或先在家自行降溫餵藥?又是否一定要服食抗生素才能康復 ?

這些非常普通的疾病,一旦發生在孩子身上,往往令父母六神無主,恨不得在這方面有更多的認識。且看小兒專科醫生陳惟祥對「上呼吸道病菌感染」的解析。


●甚麼是上呼吸道病菌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答:上呼吸道是指鼻、咽、喉等器官受到病原體的感染。狹義上指普通感冒,廣義上則不單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咽炎、扁桃腺炎及喉炎等。

上呼吸道疾病最容易傳染是因為小孩集中在同一個空間,尤其在托兒所,有空調設備而且空氣不能流通的地方,一旦有一個患病,其他就很容易被感染。

如果吸進病毒或細菌的小孩抵抗力不強,病菌很快就佔領了上呼吸系統,自身抗體就會反擊,與病菌抗戰,反擊過程中,很多白血球與細菌「陣亡」,就會變成痰及黏液,弄到喉嚨痕癢就會咳嗽,鼻子中了就會傷風,同時還會有發燒、喉嚨痛等症狀。


●發病原因是甚麼?會有甚麼症狀?

答:有兩種病原,即是病毒(virus)與細菌(bacteria),當中90巴仙是病毒造成。兩種都是通過空氣傳播。病毒比較容易傳染,它非常輕,飄浮在空氣中,並且能飄很遠,患者打個噴嚏或飛沫都會把病毒散播,其他小孩吸了進去,抵抗力弱就會發病;細菌則比較重,不能飄太遠,一般在三尺以內接觸到才會受感染。

潛伏期是1到7天。會併發出不同的症狀,較常見的是流鼻水、鼻子阻塞、傷風、咳嗽、發燒、頭痛、喉嚨痛、喉嚨發炎、倦怠、全身酸痛等等。

當中鼻炎的症狀是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咽炎的症狀是喉嚨痛。喉炎的症狀是聲音沙啞。氣管炎的症狀是咳嗽。


●多大的幼兒比較容易受感染?怎樣的情形下最易感染?

答:甚麼年齡層都有,但新生兒頭六個月很少會感染,因為有來自母體的抵抗力在保護。

華人傳統認為發熱氣就會生病,以為吃了餅乾、巧克力等就會引發熱氣導至發燒或傷風感冒。事實並非如此,但也可以說是間接性造成。人類的口水有抵抗力,吃了所謂「熱氣」的東西,會「吸乾」我們的口水,口水乾涸就少了抵抗力,如果加上喝水不足、睡眠不夠或壓力太大(例如考試、旅行),就會使到抵抗力降低,如果周圍有病患散播病菌,感染了就會病倒。


●是否會自然痊癒?會不會有後遺症?

答:會自然痊癒,但比較慢,而且小孩不舒服會鬧情緒,晚上難入睡、胃口很差,因此最好給予支持性治療(supportive treatment),例如發燒就給退燒藥,用自來水弄濕布敷額頭及頸部讓他降溫,傷風咳嗽也是給予相關舒緩的藥物。

如果病情嚴重,會有併發症如中耳炎、鼻竇炎、氣管炎甚至肺炎,有些小孩屬敏感體質的,就會氣喘發作。高燒過度也會抽筋及驚風。


●一般發燒多少度才需要去看醫生?是否一有病就得馬上去看?

答:沒有定義多少度才要去看,父母自己要衡量,一般來說,37.5度就是發燒,39度以上就是高燒。

頭一天不必太緊張去看醫生,家裡有退燒藥可以逕自給他吃,一點點傷風感冒不吃藥也會好,可以讓他多喝水及吃水果。有時病毒引發的高燒,第一天就造成39度,但也不必太擔心,父母要有常識,懂得甚麼時候吃退燒藥,若太高燒,小孩疲累沒胃口,腸胃也不能吸收藥物,就採用塞肛門的退燒藥,過了4個小時就可以用口服退燒藥。

頭兩天發燒不看醫生還不用緊,若到了第三天還是高燒不退( 38度以上),就要看醫生了。因為這疾病有10巴仙是細菌感染,會導至扁桃腺發炎,需要抗生素才能退燒。

如果第一天發燒還一直咳嗽咳到嘔,不能吃也不能睡,就不能等第三天,第一天就要去看了。或者小孩有敏感病症,怕哮喘發作,就要給醫生檢查他的肺。


●沒經過醫生診治而自行到西藥房配藥給小孩吃,是否有風險?吃錯劑量會不會有副作用?

答:西藥房的藥劑師也是專業人士,有些藥如退燒藥是不必通過醫生發配的,只要了解病童的年齡及重量,就能配給正確的劑量。

一些藥劑量正常都有副作用,例如傷風咳藥會使小孩昏昏欲睡,有些藥會使到肚子不舒服。退燒藥沒有副作用,但如果劑量太多,比方說喝下整罐,就會傷到肝甚至會致命。另有一些藥,吃一點點沒有副作用,但長期吃就會累積在體內,例如止痛藥,會傷及腎和胃,所以父母對這些都要了解。


●很多父母及老人家皆怕小孩發高燒會燒壞腦,太過高燒真的會導致腦殘嗎?

答:其實發高燒不等於會燒壞腦,要看病菌感染的地方,所謂的「戰場」在哪裡,除非戰場在頭腦,才會有癱瘓及致命的危險,但如今的小孩都有注射腦膜炎的預防針,很少有機會中。

發燒是代表免疫系統在跟病菌抗戰,只是戰場在哪裡很重要,在上呼吸系統的話,即使燒到抽筋或驚風都不會燒壞腦袋。

父母也可以先了解腦膜炎的症狀,例如抽筋、昏昏欲睡、不認得人、頸後痛,如果不確定就要給醫生診斷。當然不是發燒一天就變腦膜炎,那些發高燒三四天都不能退,又沒有打預防針的,原本只是上呼吸道的問題,不幸的話,病菌會跑到血液,通過血液傳去頭腦就會使腦膜發炎。


●是否一定要服食抗生素才能痊癒?

答:臨床實驗顯示,這些疾病90巴仙都是病毒造成,不需要抗生素,病毒一定要靠自身抵抗力來對抗;若是細菌感染,也是可以先以自身抗體來抵抗,如果抵擋不住,才要靠抗生素直接殺死細菌或抑制細菌的生長。

抗生素只對細菌感染有效,對病毒感染並沒有幫助。如果食用抗生素,孩子病好了,也不是抗生素幫忙,只是自身抗體抗戰成功,抗生素反而會殺滅了良菌,導至腸胃不舒服、瀉肚子等副作用。

也有一些醫生濫用抗生素,甚麼病都發給抗生素,那是沒有用的,因為10次發高燒或傷風感冒,只有一到兩次需要到抗生素而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