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7年2月19日

亞健康



新時代「創造」出不少新疾病以及新名詞,例如「亞健康」,就是現代人最常有的「通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指出,世上真正健康的人只有5%,患有疾病的人大概是20%,餘者皆是屬於亞健康的人士,即有70多巴仙的人都是亞健康者。

所謂亞健康,就是處於健康與疾病的邊沿。這類人士的身體有種種不適或小毛病,找醫生檢查又未能發現任何病變。說它有病,卻找不出確實的病症;說沒有病,卻又感覺不舒暢。這種狀態就是亞健康狀態。

亞健康其實是一個新的醫學概念,大約在七八十年代才被提倡出來。它還被稱為次健康、第三狀態、中間狀態、遊移狀態、灰色狀態、潛病狀態以及不定陳述綜合征等等。

●中醫如何看待亞健康

亞健康是現代醫學提出的論點,至於中醫方面又如何看待呢?

在醫藥領域擁有十數年經驗的馬澤南中醫師說:「中醫認為陰陽平衡就是健康,陰陽失調就會產生疾病。當陰陽開始失調而又還沒發展到器質性病變時,身體開始出現一些症狀,就是現代醫學所謂的亞健康了。」

他指出,人們成長後就會邁向衰老,其實衰老就是亞健康狀態及疾病的催化劑。所以能延緩衰老,也就能展延亞健康狀態。

他進一步表示:「亞健康狀態已成為普遍的社會問題。中醫學『上工治未病、病從淺中醫』的思想,包括體質學以及純自然的中藥療法、非藥物療法(如推拿、針灸、氣功)等等,無論在診斷、預防及治療亞健康狀態方面皆有提供豐富的理論和方法,是中醫學對未來世界人類健康作出貢獻的重要領域。這不僅將對中醫學術發展帶來新的拓展空間,而且也必將對整個世界醫學的進化與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但究竟真正把亞健康當著一回事的人有多少?馬澤南說,主要是看個人的健康意識和保健意識有多強。至於他門診的顧客,約有50巴仙是為了亞健康感到不適而來。

「據知,有亞健康的人士,一般女性多於男性,通常發生在40-50歲,即更年期紊亂的時期。男性患者則一般和工作壓力及環境壓力相關。」

造成亞健康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包括:飲食不節、缺乏運動、作息不規律、睡眠不足、精神緊張、心理壓力大、長期不良情緒等等。

「當一個人長期處於以上不良生活習慣及作息,身體的代償去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出現亞健康。而亞健康進一步就會發展成疾病。至於從亞健康到真正成為疾病的需時多久則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一,代償能力也就不同。家族遺傳病史也是一個需要考量的因素,比如父母有血壓高、糖尿病,本身還暴飲暴食,生活沒有節制,亞健康就會加速到來。」

★亞健康的症狀

亞健康的症狀很多,例如: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維緩慢,反應遲鈍,不良情緒及無精打采等等。

馬澤南表示,主要的臨床表現可分為以下3大類:

1)身體症狀:
疲乏無力、肌肉及關節酸痛、頭昏頭痛、心悸胸悶、睡眠紊亂、食欲不振、脘腹不適、便溏便秘、性功能減退、怕冷怕熱、易於感冒、眼部乾澀等等。

2)精神心理症狀:
情緒低落、心煩意亂、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懼膽怯、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應遲鈍等。

3) 社會適應能力下降:
不能較好地承擔相應的社會角色,工作或學習困難,不能正常地處理好人際關係及家庭關係,難以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人際交往頻率減低,或人際關係緊張等等。

★中醫對治法

馬澤南說,中醫治病以辨證論治為主,通過望聞問切收集患者顯現出來的訊息,加於辨別歸證如陰虛、陽虛、氣虛、血虛、痰濕等諸證,再以理法方藥治療。

「中藥有四氣五味,四氣為『溫、熱、寒、涼』之氣,五味為『酸、苦、甘、辛、鹹』之味,及『升、降、沈、浮』之性。醫師利用藥物的偏性『以偏治偏』,所謂『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以期平衡。」

至於怎樣的生活習慣才能避免亞健康?

馬澤南說:「《內經》有雲:『法於陰陽,合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以適合個體為度,以陰陽平和為法。所以,一個人的起居有常、飲食有節、適當運動、作息規律、睡眠充足、勞逸適度、無不良嗜好即是避免亞健康的良方。」

一般上,患有亞健康的狀態是能通過自我身心調節來恢複正常的。

「有些人挨夜後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就會恢複健康,有些人可能需要中藥及其他治療。主要的關鍵是要正視它、面對它和及時處理。如果忽略它就會發展成疾病了。」

●職場人士遠離亞健康的方法

現今科技發達,人們的生活跟農耕時代有很大的出入。以往人們以體力勞動為主,現在人們以腦力活動為主。有些還要長時間坐在冷氣房,對著有輻射的電腦工作。電燈的發明也使人們可以加班工作,甚至晝夜顛倒,遲睡晚起。這些不良生活節湊都會引起亞健康。

職場人士需要面對許多來自生活、工作及社會的壓力,如此長期處於緊張的環境壓力中,就更容易進入亞健康狀態,因此自我調適和自我保養就顯得很重要了。

以下是馬澤南中醫師根據身體各器官作出針對性的保養與治療,為職場人士提供預防亞健康提早到來的方法:

*眼睛:
眼睛是我們的心靈之窗,但如今大多數的小孩都佩戴眼鏡,這都是現今科技發達帶給我們的副產物。對於需要長時間接觸電腦工作的職場人士,應該每半小時至1小時就讓眼睛休息一下,閉目養神,做眼球轉動運動,看綠色植物來給眼睛放鬆,或擦熱手掌敷眼及眼部按摩都是護理眼睛的好方法。

※眼部穴位按摩:
可以采取以下穴位,用手指輕輕按摩5分鐘

1. 睛明穴(定位: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

2. 攢竹穴(定位:在面部,眉頭凹陷中,額切際處)

3. 絲竹空穴(定位:在眉梢凹陷處)

也可以進行繞著眼睛外圍轉圈,以姆指扣著中指,用姆指指背以順時鐘及逆時鐘來轉圈,有助眼睛放鬆及血液循環。

※食療:
多吃含β-胡蘿卜素(beta-carotene)、葉黃素(lutein)、玉米黃素(Zeaxanthin)、花青素(Anthocyanidin)的食物。

中醫注重養肝,因為肝開竅於目,兩者關係密切。維生素A是促成視力良好及眼睛健康的要素,但卻不是很鼓勵以保健品形式來攝取,因為一旦大量攝取維生素A是有毒的。由於肝臟能把β-胡蘿卜素轉化為維生素A(視黃醇),所以從大自然攝取β-胡蘿卜素較安全,即使有副作用也只是皮膚會泛黃。

含β-胡蘿卜素的食物有枸杞子、胡蘿卜及木瓜等。 葉黃素是構成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植物色素的主要組分,含於葉子的葉綠體中,可將吸收的陽光傳遞給葉綠素,推測對光氧化、光破壞具有保護作用。這也是構成視網膜黃斑區域的主要色素。

玉米黃素可作為光過濾器,對眼部代謝功能有直接影響。含玉米黃素的食物有菠菜及玉米等。花青素可以促進視網膜細胞中的視紫質再生,功能預防近視,增進視力。花青素還具有抗輻射的作用。含有花青素的食物包括有藍莓、紫甘薯、黑枸杞、桑葚、血橙、紅球甘藍、茄子皮、櫻桃、紅橙、草莓、山楂皮、紫蘇、黑()米、葡萄等。另外,吃葡萄時要連籽吃,因為葡萄籽含有一種人體內不能合成的天然物質,稱為原花青素低聚合物Oligo proanthocyanidine(OPC) 的抗氧化劑,也有助保護眼睛。

*腦部
現今社會以腦力活動為主,精神壓力也大,所以腦部的護理很重要。如果腦力不足,就會出現關節、聽覺與視覺神經衰弱,以及全身神經衰退的問題。

用腦過度時,就需要讓它休息。「打坐」是不錯的方法。打坐時可以利用技巧如數息法,吸5次,呼 5次,通過專注於簡單的呼吸讓身心放鬆。專注於呼吸就是一種吐納法,但最好有導師帶領,如果有精神問題就不適合。

另外,練氣功、打太極拳、書法及繪畫等都是使腦袋放鬆的好方法,這些注重手腦協調的運動,都具有很好的健腦作用。

※食療:
攝取含卵磷脂的食物, 如大豆、豆制品、蛋黃和魚類等。核桃和芝麻也是補腦的食物。有助排除血管中的雜質,提高腦的功能。另外,核桃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對於治療神經衰弱、失眠症,同時對鬆弛腦神經的緊張狀態以及消除大腦疲勞效果很好。

此外,菠蘿和香蕉對大腦都有脾益,前者能提高記憶力,後者則使人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並能提高創造能力。

※針灸:
可以選擇百會、四神聰等穴。

百會穴位於人體的頭頂正中心;四神聰穴為百會穴前後左右各1寸,共4穴。

如果沒有針灸,也可以採用敲打方式,即以手指向上述穴位輕輕敲打。

*肝臟
職場人士面對的壓力,若得不到良好舒發,就會導致精神情志壓抑,這時就會影響到肝臟。肝主疏泄、喜條達而惡抑郁,即藏有形之血,又疏無形之氣,調暢全身氣機。當受到壓力時,及時解壓是很重要的。

方法有聽音樂、散步或打球等運動。若情志不暢,心裏壓力過大,就會引起一系列氣機情志,臟腑功能的改變,而出現噯氣脘痞(腹脹)、抑郁寡歡、多愁善慮、煩躁易怒、頭脹頭痛、面紅目赤等等,這時就需要調理了。

※方劑:
肝郁氣滯者,故見脅肋疼痛、胸悶、脘腹脹滿、情志抑郁易怒、脈弦,可用柴胡疏肝散 加減(藥用柴胡、郁金、白芍、枳殼、香附各8g,陳皮、炙甘草各6g

心肝失調者,症見精神恍惚,悲傷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煩亂,睡眠不安,可用甘麥大棗湯加減(藥用淮小麥30g,炙甘草、大棗、白芍、茯神、佛手各10g

肝腎陰虛者,症見頭目眩暈,骨蒸勞熱,齒齦出血,贏瘦骨蒸等,可用六味地黃加減 (藥用熟地15g,山萸肉8g,山藥8g,茯苓、丹皮、澤瀉、旱蓮草、女貞子各6g

但若是有症狀,建議先見醫師,能得到更貼切的處理。

※食療:
中醫講究「五色入五臟」,青色入肝,因此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對肝臟有好處。比如青皮蘿卜、芹菜、菠菜及綠豆等。

※按摩或針灸:

1. 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2. 行間穴(足背第一、二趾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腸胃
腸胃主要牽涉到消化系統,是中醫的後天之本,以「脾」為代表。職場人士常見的問題可能是吃無定時而損傷脾胃。另外,我國常年高溫多雨,是造成濕熱證的主因。當沒下雨時,人們覺得熱就喝冷飲,脾的運化氣機遇冷則凝,遇濕則滯,久滯又會化熱,因此造成濕熱證。

※方劑:
症見脘腹痞滿、體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熱口渴不多飲、尿少而黃,舌紅苔膩,脈滑數等。這時可以用三仁湯加減治療。參考方劑如下:

薏苡仁15g、杏仁、白蔻仁、茯苓、制半夏、滑石各10g,厚樸、竹葉、藿香、通草、各6g。身熱惡寒者可加藿香8g;熱重苔黃膩者可加黃芩8g

而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弱,脾胃氣虛者,可選用六君子湯加減:黨參15g、白術、茯苓各10g、半夏、陳皮、炙甘草、神曲、山楂、麥芽各6g

按摩或針灸:

可以選擇以下穴位:

1. 中脘(定位:臍上4寸,腹中線上,仰臥取穴。)

也可雙手按著腹部搓揉式按摩,即肚臍在中間,範圍由小而大的搓揉。順時鐘搓能幫助排便,逆時鐘搓就能止住腹瀉。

2. 足三里(定位:外膝眼下3寸(四橫指)、脛骨邊緣。)

*坐姿
職場人士長期坐在辦公室電腦桌前工作,因此坐姿也得注意。一般對著電腦最佳的姿態即是採取平視,而且不要坐太長的時間,要不時起身走動。若太疲累可做一些運動:

※拍打肩膀:站立,打開雙手,交叉向兩旁肩膀拍打。左手拍向右肩膀,右手拍向左肩膀。

※甩手:站立,雙手提起,齊齊向身後甩下,每5次就半蹲一下。也可在甩手的同時彎下腰身,有助鬆動頸和肩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