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8年5月3日

皮膚過敏


性格上「過度敏感」並非好事,往往小題大作,一點點小事就劍拔弩張,把自己弄得神經兮兮;皮膚上過度敏感也絕非好事,遇到任何物質入侵都會派遣兵將(免疫細胞)大舉攻擊,最先受傷的反而是自己(皮膚)

擁有過敏性皮膚,除了使生理不適,也會造成心理負擔。皮膚過敏導至的痕癢有時比疼痛更難受,會不斷去抓扒,癢不止就不能集中精神,也不能工作 睡覺;抓傷了留下疤痕除了難看也恐會惡化。某些皮炎與疹子也會使人自卑,不敢和人握手接觸,影響社交及人際關係。

怎樣會導致皮膚過敏?面對皮膚過敏又有何解除方案?且看詹中佐皮膚專科醫生對過敏性皮膚的剖析。

●甚麼是過敏性皮膚?

答:「過敏」(Allergy)是一種免疫系統的不正常反應。皮膚是身體最大的器官,也處在最表面,故扮演了保護和防衛的角色。也由於在最表面,所以皮膚隨時都受到不同物質的侵蝕,例如微生物、化學物質、塵埃及汙染等。

皮膚也是免疫系統的延伸,它就像一層牆,有許多官兵在把守。當皮膚表面受到外來物質侵入時,免疫系統就會分辨有害與否。一旦有害,就會釋放炎癥物質使局部發炎,血管壁也 開動讓免疫細胞(白血球)去攻打入侵者。若是免疫系統不能準確分辨物質的性質,有害沒害也來攻打一輪,皮膚就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這就是「過敏」,也即是一種變態反應。
「過敏性皮膚」即指正常情形下不應該會產生反應時,它卻有可能會產生反應。

●皮膚過敏時會有怎樣的癥狀?

答:視情況而定也因人而異,不同的體質會產生不同的癥狀,並表現出不同的病狀如下:
1.風疹或蕁麻疹(Urticaria)、血管性水腫(Angioedema)
2.濕疹性皮炎(Eczematous Dermatitis)
3.水泡性皮炎(Bullous Dermatitis)
4.多形性紅斑(Erythema Multiforme)
5.全身性紅皮(Erythroderma)
6.綜合癥狀

●造成皮膚過敏的因素是甚麼?

答:過敏因素可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

內源性的當中一個因素是遺傳基因,若父母都有過敏,下一代超過50%會遺傳;人體隨著年齡增長,皮膚保護層越來越退化,受到物質入侵就越頻密,這也會使到免疫系統反應過敏;荷爾蒙的變化例如懷孕、甲狀腺失調、更年期,以及生理皮膚疾病如濕疹、牛皮癬、魚鱗病或紅斑狼瘡、精神壓力、營養不良等等,都會導至皮膚過敏。

外源因素最常見是環境的汙染、塵蟎、花粉、穿戴物、香水精油、洗淨劑、染髮劑等。加上經常洗手,洗淨劑把皮膚的保護層磨蝕得越來越薄,皮膚就容易受刺激進而過敏。另外還有藥物以及保健品等也會造成過敏。

很多時候大眾對過敏概念混淆。一些人喝了牛奶會瀉肚子或脹氣,就認為是牛奶過敏,其實只是乳糖不耐受;一些人喝了酒會起酒瘼,也認為是酒精過敏,其實也只是對酒精的耐受不良。這些情況造成的皮膚癥狀並不能歸類為過敏。皮膚過敏一定是免疫系統出了偏差而非其他器官的反應。

皮膚過敏和皮膚的厚薄以及衛生骯髒有關係嗎?

答:造成皮膚過敏並非厚薄那麼簡單。人體從上到下的皮膚厚薄都不同,手腳、背部的皮膚都很厚,但也會有過敏反應,並非薄的皮膚才會過敏。

過敏跟骯髒或衛生也沒有很大關係,很多人以為骯髒才過敏,其實過於乾淨反而更容易過敏。若從小就時常接觸到「骯髒」物質,耐受程度就較高,反而不易過敏。

很多先進國家的小孩,比起發展中國家的孩子,過敏機率會較高。城市發展得愈先進,過敏的幾率就愈高。

●甚麼年齡層和行業較易患上皮膚過敏?

答:每個年齡都有可能,而且病狀不同。初生嬰兒在兩三個月大就可能產生奶癬,其實是濕疹或異位性皮炎,這也是先天性過敏。沾到口水或奶水的地方就會起紅疹、出水、痕癢,手腳也會跟著有反應。通常從嬰兒開始,反反復復延伸到青少年時期,癥狀會慢慢減輕,但卻會換成另一種過敏癥狀,這時和外源性接觸造成的幾率就比較高。

中老年也會有很多不同的誘發因素,更年期荷爾蒙產生的變化以及外源性的接觸,加上老年時服食很多慢性病藥物,藥和藥之間產生的副作用或化學因素也會引發皮膚過敏。

皮膚過敏和職業肯定有關係。時常接觸化學物質的例如美容理髮或按摩推拿行業,經常觸碰染髮劑、洗潔劑和精油等,就較常患上外源性皮膚炎;在工廠工作常接觸化學用品,或醫務人員必需經常洗手,也較常患上手部濕疹。

●由過敏導致的皮膚疾病有哪一些?

答:有好幾種如下:

*內源性皮炎(濕疹)
並分為過敏性濕疹/異位性皮炎(Atopic Eczema)、手足部濕疹(Hand & Feet Eczema)、盤狀濕疹(Discoid Eczema)、脂溢性皮炎(Seborrhoeic Dermatitis)以及乾臊性濕疹(Asteatotic Eczema)
*癥狀:一般會痕癢,若有細菌感染就會疼痛。有些含有水泡,亦有呈乾性。若不斷抓搔,患處皮膚就會變厚。

*接觸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及職業性皮炎(Occupational Dermatitis)
*癥狀:這些都是外源性物質接觸所致的一種皮膚炎癥反應,可在接觸後立即發生或較長時間接觸後發生。癥狀可從輕微紅斑、龜裂到嚴重水泡甚至潰瘍。在杜絕接觸該敏感源之後,癥狀會改善或完全消退。

*風疹/蕁麻疹及血管性水腫(Urticaria & Angioedema)
*癥狀:風疹即風瘼,會形成一片薄薄紅疹,有些會起小腫塊,並且痕癢。通常在數小時或一天內會消失,有些則會移到其他部位;血管性水腫則會使眼睛及嘴唇腫脹,除了痕癢還會疼痛,並會持續多天。有時會單獨出現,有時會同時產生兩種反應。

*丘疹性風疹(Papular Urticaria)
*癥狀:反應像昆蟲叮咬隆起顆粒,但卻非堆集一起,而是這裡一粒那裡一粒,有時甚至出現小水泡,非常痕癢。

*藥物過敏(Drug Allergy)
*癥狀:有些像出痲似的密密麻麻有小紅點;有些則是多形性紅斑有大有小,或是圈圈內有紅圈;有些則會起水泡,會疼痛痕癢。也有可能造成血管炎。若是氣管腫或是全身性水泡型,嚴重的話會有生命危險。

*光敏性皮炎(Photo-allergic Dermatitis)
*癥狀:一般發生在受光照的部位較多,例如額頭及臉部。通常媒介是染髮劑或香精,有些人在皮膚上塗檸檬汁或植物油 ,若給光照到就會出現紅斑且脫皮。因為上述內含物質會引發光過敏。

●皮膚產生過敏是否一定要求醫?能自動康復嗎?

答:要看是哪一類過敏。一些初生嬰兒對牛奶蛋白或雞蛋蛋白過敏,通常三四歲過後就會自動消失;到於海鮮過敏或花生過敏那類,就可能是一輩子的事。

一些蚊蟲叮咬造成的輕微皮膚過敏,幾天後會自動好轉。但一些過敏則可能會造成生命危險,例如藥物過敏、錪過敏或花生過敏。並要看它造成過敏反應的嚴重程度,一些風疹及血管性水腫會造成嘴唇和眼皮腫脹,嚴重的程度會休克,血壓下降就會暈倒。一旦氣管腫至不能呼吸即會有生命危險。

無論任何一種過敏,若癥狀持續不退,出水、有傷口、太癢或太痛,或是呼吸辛苦就得立刻求醫。因為風疹及血管性水腫可能在數小時或一天內就能致命。

●有多少種治療方法?

答:最基本是先確認過敏源。由於有些過敏反應不是馬上發生,因此病歷很重要,能把過敏源的範圍縮小。過敏源的確認方法有多種,包括皮膚點測測試(skin prick test),即把各種過敏源(如雞蛋海鮮等)點刺在手臂上,20分鍾後看哪一種有反應(紅腫)即是過敏源。可是每次只能測試8-10樣,要比較廣的就得抽血檢驗IgE抗體。

若是接觸性過敏(如染髮劑、香精等)則要做斑貼測試(patch test),在背部皮膚貼上三五十種不同物質過敏源,48小時後拉開貼子,看哪個地方紅腫就是過敏源。唯這些測試不是一定能夠確認所有過敏原,加上有些物質不在測試範圍,因此病史很重要。如果幸運 找到過敏源,就要盡量避免接觸。

皮膚過敏導至的癥狀大多數是炎癥,因此治療上以消炎為主。若是病症只限於局部就用外塗的類固醇消炎藥膏(topical steroids)或免疫調節劑(topical immunomodulatots);對於風疹和痕癢的症狀就用口服抗組織胺藥物(oral antihistamines)以減輕痕癢;如果非常嚴重如全身皮炎則可用紫外線光療(ultraviolet phototherapy)或服食免疫抑制藥物(immunosuppressive drugs)來控制。唯這些療法必需通過皮膚專科醫生監控,以免產生副作用。

至於打針,由於註射入體內的皆是高劑量且強性的消炎劑(類固醇),因此能馬上壓制免疫系統,使發炎癥狀減輕甚至消失。然而這只能治標,一旦復發又再註射,長期如此肯定有副作用。除非是急性過敏,氣管腫起來不能呼吸,就要即刻打針使血管收縮及馬上消炎。因此打針並非一般皮膚過敏的主要治療法,但對急性及危險性的過敏卻有一定作用。
另外,還要避免抓癢,以防抓傷會受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併發癥。同時也得讓皮膚保濕及滋潤以改善皮膚保護層。

●是否能根治?如何預防?

答:要看過敏的導因是甚麼。很多外源性或接觸性皮炎能被根治,若確認了過敏源,排除它並不再去觸及就不會復發。例如染髮劑過敏,日後不再染髮就不會有問題了。但有些屬內源性或遺傳因子,醫治後八九十巴仙會消退,可是一旦接觸到誘發因素就有可能再復發。
先天性的不能預防,只是要註重保護皮膚,護膚品要簡單化且無香精。洗澡後不要搓擦皮膚,用軟毛巾輕輕拍乾,塗上滋潤霜保濕。當有症狀就要馬上就醫,趁早確認過敏原後就能避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