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6年4月15日

中醫談中風


有沒有試過在跟家人或朋友正進行著某些活動時,對方忽然停頓了動作摔跌在地上?或是講話講到一半發不出聲、臉部或嘴巴忽然歪斜了?或者明明是好好的一個人,剎時間就失去知覺昏倒了?又或者忽然間感覺渾身動作無力笨拙起來、甚至半邊身子不能動了……這一切切,都是急性腦血管疾病突發,也就是俗稱的「中風」!

「中風」其實在很多國家都被例為前三名的健康殺手,雖說早前心臟病被視為第一號健康殺手,但隨著研治心臟病的醫學逐漸昌明、手術比早期大有進展,腦血管疾病相較之下就比較突出了,甚至死亡數據還超過心臟病。

究竟中風分有多少種?要如何辨識?遇到身邊人中風時要如何處理?是否可預防中風?這些中風的相關問題,請看來自中國的針灸師王蕊一一道來。


★中風通常是如何形成的?


答:中風分為兩大類,即出血性中風及缺血性中風。兩個成因皆不相同,出血性中風(俗稱爆血管)導因最常見的是高血壓,或有些人先天性腦血管畸形,腦裡面長動脈瘤,一旦爆破即形成出血性中風;缺血性中風最常見的,是血管硬化導至動脈逐漸狹窄及閉塞。另外,高血脂肪、冠心病、糖尿病、動脈硬化(膽固醇)等危險因素也會導至,這些通常都是不良生活方式積累到一個階段的表現。


★意外是否會導致中風?

答:意外導至的不多見。也有一些高血壓者是因情緒激動、大量運動等,就可能會導至血壓增高而出血。但中風一般都是急發性的,有些人跌倒了就中風,但不是因為摔倒中風,而是先中風沒有力量站不穩才會跌倒。


★中風造成的死亡率有多高?

答:出血性中風的死亡率會高一些,在早期搶救要抓緊時間,如果搶救不及或出血量太大,就會導至死亡。缺血性中風的早期死亡率不是那麼高,通常只屬輕中度的血管梗塞,如果大面積的栓塞也會死亡,只是死亡率比出血性要小。說中風是高死亡率疾病,其實也包含了後期併發症,死於感染是最常見的。


★是否於黃金時間內就醫,就能減少癱瘓、死亡等嚴重後遺症發生?

答:確實是的。中風後搶救時間很重要,出血性中風更要及早搶救,一般我們有兩小時溶栓以及六小時溶栓的搶救法。即中風兩小時內,我們採用動脈溶栓方法,把堵塞的血管溶開;超過兩小時而在六小時之內的,就採用靜脈溶栓。溶栓是靠藥物的,當然也有一些風險。

其實不管是哪一種中風,都要盡早治療,只要看到有異常就要馬上送院,不要休息一天讓病人先觀察或自己吃藥,過後不行再送院,那時就完了。

異常比較容易觀察的是:肢體無力,半邊的手腳、身體麻木,感覺笨拙,不能走,臉歪,進食時流口水,吃東西會漏下來,講話含糊不清,老人則會睡得比較多,叫也叫不醒,叫起來又再睡等等。


★網上流傳若遇中風,以針刺十指放血,是否就能挽救中風者?


答:這些方法不可盡信。早期出現昏迷急救是可以,但不是說放過血就可以了,也不要在家裡期待用甚麼土方法來拖延治療的時間,總之一有異常,最恰當的方法就是馬上送院,因為家屬並不了解病患的病情。


★是否有分大中風或小中風?中風有甚麼後遺症?

答:有些中風情況很重,甚至半個腦都堵塞,癱瘓了,失去各種功能,不能動、不能講、聽不懂,不能吞嚥、也不能自理大小便;有些中風相對來說堵塞的位置小一點,影響的功能少一點,只可能講話不清楚,或只是手腳不靈便,旦覺很笨拙,平時精細的動作會覺得比較困難,其他方面沒受影響,這就叫小中風。但無論哪一種中風都要送院。

後遺症即是指中風的症狀一直遺留,包括肢體無力、麻木、言語不清、行動困難,有些人甚至不會說話、聽不懂、不能吞嚥、大小便不能自理,包括顱面的症狀例如口、臉都是歪的、眼睛斜的等等。


★手術對中風有幫助嗎?

答:中風早期,在危險期內,如果高血壓出血量很大,藥物控制不來,就要用手術。早期有泰半手術把頭顱打開以減輕風險,另一種是把裡面的血抽出來,這都是在急性期用的。中風後期有一些手術是防止第二次中風,或中風之前發現也可以做的,比如動脈本來很狹窄,再完全堵塞就會中風。中風之前可藉手術把狹窄的血管擴張,或施行內膜剝脫術等。平時體檢做得好,就能預防了。中國比較普及以超聲檢查,它能預早得知血管堵塞狀態。


★中西醫的療效何者為高?

答:我不主張單獨治療,中西結合一起療效會更顯著。如果在一開始發病就兩者同時進行會更好。西醫的治療法,在中風早期是輸液、吊鹽水為主。中醫則是採取針灸及中藥。在中國,我們中西醫是結合在一起治療,而不是分開兩個不同部門的,病人來了,鹽水也要用、中藥也要上、針灸也做要……。如果這裡的情況不允許,病患最好先去看西醫,讓醫生判斷嚴重程度,吊盬水是少不了的,如果西醫認同中醫,兩者同時進行更好,不能就等出院後再去找中醫。

病患不能一開始就來找中醫,因為中風早期還要做一些檢查,包括照X光片、CT Scan或MRI合磁等等,這些中醫門診是不能做的,即使在同善,也要先到西醫部門做檢查,病情較重還是要先吊鹽水。脫離危險期後,中醫盡早介入更好,但西藥也不能停服,因為要控制血壓、血糖、膽固醇的藥物也是不能停的。其實中西藥不會有衝突,可同時服用,加上中醫的針療,會更快痊癒。


★要如何照顧中風病人?

答:家屬要注意病人的意識,看他是否睡得多或不容易叫醒,還要注意肢體活動的情怳是比以前輕還是重,包括言語、吞嚥、吃東西都要注意,還有感染發燒、痰也要注意。

病人要堅持做物理治療,如果沒有條件做(例如不能動),家屬要幫他做,替他活動關節,讓他有一個良好活動度,在康復時,關節就不會痛。另一點是,不要太多擠壓肌肉,尤其中風後期,家屬每天都替病人進行按摩,揉胳膊揉腿的,但實際上會加重他的問題。病人中風早期肌肉很軟,後期肌肉會變硬,按摩只會使肌肉更僵硬,所以都不鼓勵家屬替病人按摩,只要活動所有關節,包括肩關節要打開、寬關節要曲起來、手指要伸張等等。

我也不鼓勵病人早期作過多的鍛鍊,有些人的腳還不是很有力量卻強逼性的學走,反而不很好,過度鍛練會造成日後走路的姿勢不正,有些還會累壞形成關節炎。不要過度鍛鍊,一切都要經由醫生來評估。

另外,每兩小時要替病人翻翻身,避免得褥瘡。還有長期臥床的病人,會有不可避免的併發症,例如躺到骨質疏鬆、容易骨折等。

飲食也要注意,有些老年病人吞嚥有限,僅吃一點東西都很困難,導至他飲食量減少、造成營養不良,要讓他們盡量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


★據悉中風不能100巴仙康復?即使康復後都會有一點缺陷?


答:不是的!很多輕度中風的病人都不會留後遺症,一些甚至中了兩次風都看不出。其實只要及早去治療,並且聽從醫生的話,堅持物理治療就能康復,而且外人絕對看不出問題。

當然,中風是不會有奇蹟的,如果中風程度很輕,會慢慢好轉,功能逐漸回復,即使沒有治療也能慢慢康復,但卻不會是忽然間好起來的。


★男性跟女性何者中風機率較高?

答:通常男性會較高。男性一般發病年齡與比率會數著年齡而增加。男性一般是四十五歲過後、加上一些危險因素,就有發病的可能。這些危險因素包括吸煙、飲酒、肥胖等;女性在絕經前,病發率會較男性低,因為女性受到雌激素保護。到了五十歲左右,絕經後,激素水平會變化,少了雌激素的保護,女性的病發率很快就追上了男性。


★如何預防中風?

答:要預防中風,唯有改變危險因素。一些是無法改變的,例如年齡、性別、遺傳基因;一些卻能改變的,例如飲食、作息、運動、不良的生活習慣等。最重要的,血壓、血脂和血糖都要保持在正常範圍內。很多人高膽固醇、高血糖,但吃藥吃了很多年都控制不好,這就要定期去給醫生檢查,一些藥已經控制不到,而自己卻不知道,所以一定要定期去檢查。

我們也提倡低鹽低糖飲食,肉不吃太多,不要吃太油膩,但卻要攝取蛋白,一些老人若是營養不良更危險,會有其他感染的可能。此外,久坐不動也是其中一個危險因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