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6年12月19日

幼兒皮膚敏感

很多父母都會為孩子的皮膚過於「敏感」而煩惱。有些是奶癬、有些是尿布疹,有些則是口水疹。有時甚至無緣無故就看到臉上身上「一撻撻」紅潮或起疹子似的觸手粗糙。孩子痕癢難當時,就抓到皮破血流,哭鬧不休。

對於這種種原因不明的「皮膚敏感」,父母們都束手無策,有者認為是食物(牛奶)造成,唯有不斷的替孩子換奶粉。有者則認為環境骯髒,就不斷以強烈清潔用品來替孩子「抗菌」。沒有對症下藥的情形下,症狀只會愈來愈嚴重。

其實,不是所有的皮膚泛紅或起疹子都是皮膚敏感;若真的是皮膚敏感,也絕不是單一原因造成。

以下是小兒皮膚專科醫生梁健寬對兒童問題皮膚的剖析:

很多父母以為孩子的皮膚癢就是食物敏感,其實這觀念並不正確。兒童皮膚敏感分為兩種,一種是食物造成的敏感,例如去吃海鮮,過後嘴巴腫、眼睛腫,全身長出風瘼,但皮膚卻是滑的,這種很明顯是由食物引起的敏感。

第二種是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eczema),這是濕疹的一類,也是兒童最普遍的皮膚炎。幾乎每五名孩子就有一名是患者。這一種皮膚會發紅且粗糙,有很多死皮,嚴重的話甚至會出水出膿。

還有一種稱為脂漏性皮膚炎,則是在嬰兒出世3個星期到3個月大左右,長在頭皮、腋下或生殖器附近,形狀很厚,卻不痛不癢,通常在3到6月大就自然痊癒。

另外,較常見的「濕疹」,來自於幼兒最容易接觸到的液體如牛奶、小便、大便、汗水和唾液。若身體長時間被這些液體浸泡,就會使皮膚起紅疹及發炎。但這些並非屬於過敏,而是由簡單的導因造成,減少這類液體對皮膚造成潮濕的機會就行了。

唯一需要小心照顧的,就是上述「異位性皮膚炎」,這也是慢性病的一種,且是非常複雜的一種皮膚問題。

*異位性皮膚炎成因

父母對異位性皮膚炎往往有很多誤解,他們以為是單一導因,或誤以為它是一加一等於二:即牛奶或海鮮加基因造成,一直在怪罪食物,也不斷在換不同品牌的牛奶,不然就改去喝羊奶,最後又喝豆奶甚至煉奶,這對成長孩子是不夠營養且沒有效的。

此外,他們又不惜花費很多錢去驗血及查找單一敏感基因,最後也不得要領。

父母們也一直在找神醫及神藥,希望有某種藥搽個一兩星期就會好,並永遠不再發作。

但現實中並沒有這種藥,而且這種病並非一次過就能痊癒,而是一種長時期起起伏伏來來回回的病。

它的導因一半是遺傳,一半是環境。越乾淨的國家,敏感巴仙就越高。若說遺傳是一顆種子,假如種子沒有遇到陽光泥土等適合的條件,是不會發芽的。以下種種生活與環境造成的因素,才是導成種子發芽的機會:

如今0到3歲的孩子,都有一大堆不同品牌的清潔用品,而且每種化學成份都不同。嬰孩的皮膚原本都是很嫩的,幾乎每3個月就要面對一種新品牌的化學成份,長久下去會對幼嫩的皮膚造成很大的傷害。

天氣和環境也是一大因素。家中經濟好一點的孩子,家住冷氣房,出入冷氣車,平時去的場所都是冷氣購物中心之類。到戶外流一下汗又跑進冷氣房。天氣很熱時,流汗會刺激到皮膚很癢;長久在冷氣房裡,皮膚又會乾燥而容易破裂。

有些家庭過於乾淨,這也是一大問題。自從sars和手足口症之後,很多父母都以為 99.9巴仙抗菌(Antibacterial)的肥皂是最好的清潔用品。其實這觀念不對,只有在醫院或傳染病很強的地方才要使用到。很多小孩的屁股範圍會有一圈紅疹,那是父母認為皮膚敏感是由於環境骯髒引起,就在馬桶蓋抹上強烈清潔劑,但化學物品卻不易去除,小孩坐上去時,就侵蝕了脆弱的皮膚。

人體是要細菌來教育的。細菌是雙面的,當沒有皮膚炎時,細菌是很好的教師,會教育我們的免疫系統如何去辨認好和壞的細菌;當有了皮膚炎,皮膚破了,細菌就會跑進去造成傷害。

另外,塵蟎也是導因,或一些有香味的乳霜用品之類,長期下來就變成敏感性的東西。食物也是導因,但卻不是唯一因素,最多只佔5-10巴仙。

不同的年齡也有不同的因素,敏感因子會跟著年齡、環境和生活習慣而改變。甚至壓力(讀書及考試)也是其中一種因素。

*異位性皮膚炎症狀

最主要的三個症狀是:1.乾性、敏感皮膚。2.非常癢,一直抓。3.發炎、細菌感染。

通常是從乾性皮膚開始,時常呆在冷氣房,並用很強的清潔用品,皮膚就從乾變紅,接著發癢,抓破後細菌感染就發炎。

幼兒一般發病會在兩邊臉頰、兩邊的手肘和兩邊的膝蓋內側;少年一般發病在額頭、頸項及手腳關節。

這些紅疹摸下去是粗的,嚴重時會出水出膿,沒處理會越來越乾及越厚,像牛皮癬,而且很癢。要如何去感受一名孩子患上這症狀的痕癢?這種癢,等同有 200隻蚊子同時叮咬在他身上。抓又不能,不抓又不能。

但最痛苦的是,這疾病並不會停止在「癢」的點上,而可以是連鎖效應,會造成整個家庭不和,母親也可能要因此辭工在家照顧孩子。由於孩子太癢而不能睡,一直哭鬧。父母也不能睡,脾氣會變暴躁,使至家無寧日。

*預防和治療

防治異位性皮膚炎最重要的六大基本架構是:滋潤、阻止抓癢、類固醇(把發炎降下來)、抗生素(有需要時)、改變環境以及教育。

治這病沒有神藥,六大治病架構中,最重要的是教育。我們會讓家長認識這個皮膚炎,教導他們如何照顧孩子的皮膚。醫生只能做50巴仙,另50巴仙要家長負責,甚至孩子本身也要教育他懂得自理,父母不要過於保護。

導至這皮膚炎的基本結構是:乾、癢、發炎、細菌感染、基因和環境。我們沒有基因治療,卻可以改變環境。不要長期處在太熱或太冷的環境。流汗時要及時抹掉。睡冷氣房就買個增濕器(Humidifier)調節濕度。家裡物品越簡單越好,不要過於講求乾淨。

若皮膚乾就找適合的滋潤性肥皂;癢的話教孩子不要抓,改以輕輕敲打的方式取代。嚴重的就讓他吃止癢的藥。有需要就得服抗生素。發炎就要用類固醇或鈣調神經磷酸酶抑製劑(calcineurin inhibitor)等等互相搭配交替使用。

很多人都把類固醇視為毒藥,其實重點不在藥,而是使用藥的人。人體每天都會自行生產10mg的類固醇。在嚴重的皮膚炎上,配給類固醇可助快速降低炎症,但也非長期及大量使用,一旦有好轉就得減輕份量或停止使用。

若沒有治療,病情會大起大落,孩子時常痕癢,終日難眠;有獲得治療即使不能斷根,至少屬於小起小落。大部份在15歲左右,病情就能被控制。唯三份一患者在 15歲之後還是被該病糾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