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0年2月3日

自然療法對抗慢性病


現今全球疾病致死的人當中,據悉有七成是死於慢性病。換句話說,慢性病已成為全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

所謂慢性病,是泛指長期的、不能自愈也幾乎不能被逆轉的疾病。其發病原因複雜,致病因素包括環境、飲食及生活習慣等。也由於病程長而久治不癒,隨著疾病的發展,也會引起機體功能受損甚或衰竭,嚴重影響健康。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提到慢性病都只直接連想到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其實它還包括心腦血管的疾病、代謝性的疾病、精神與心理上的疾病、癌症以及各臟器的疾病等等。

一旦確診患上慢性病,很多人都會沮喪,認為必需吃上一輩子的藥、有很多飲食禁忌、不能再過愜意生活,而且也絕不能使病情逆轉回復健康。有些人往往因著這些負面的思維影響心情而使病情加重。

其實不必如此沮喪,自然療法師Irene駱愛玉指出,只要找出慢性病的源頭並依程序治療,很多慢性病是可以逆轉的!

她表示,很多時候認為慢性病可怕是出於患者的心態。以飲食來說,病患往往認為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把自己局限在很小的框框,感覺自己很淒慘。

例如過新年,其實慢性病人也可以和親友聚餐而不掃興。在過程中他們同樣可以吃得很健康。新年主要是講求好意頭,比如生菜、包菜、蒜子都是健康的。除夕團年飯吃火鍋也可選擇多菜少肉。另外就是糖份及澱粉多的年餅,不是不能吃,而是控制份量,以及過後要懂得排掉。

另外,她認為很多患者的病情不能逆轉甚或會惡化,一般也是思維問題:每當進食時,要想一想這個東西吃下去對身體有沒有幫助?如果吃了沒好處反而形成破壞,那為何要吃?慢性病治不好,真的很多都是思想上的問題,只要調整心態並換一個角度看,事情並不複雜。

近年慢性病患者劇增。在大馬幾乎每3個人裡就有1個是糖尿病患或糖尿病臨界;每3個人也有1個是超肥者。這在人類歷史是少見的。但終歸來說:如果有慢性病,1要改變心態和思想、2要自我提升教育去了解該疾病、3要整體對治,而非頭痛治頭,要治其病源而非治其病況。

*自然療法的原理

來自紐西蘭的駱愛玉在當地主理自然健康診所,擁有10多年治療慢性病的臨床經驗。曾咨詢超過12,000宗案例包括心血管疾病、三高、肥胖、腸胃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等。

她表示,自然療法在老祖宗的年代就已存在,只是後期治療疾病被規範在現代醫學為主導的框框中,使至自然療法變成另類療法。

自然療法其實是非常科學的一種方法。我們會運用各種功能測試和病理測試,找出患者健康問題的根源,並通過天然藥物和整體計劃,將食物、營養、生活方式、運動和心態相互結合來幫助患者把慢性病逆轉。

她指出,很多人患上慢性病要吃一輩子的藥,因為那個藥不是治病源只是治病狀。如果找到它的病源,對治源頭之後就能把病狀消除。自然療法講求的不單是治療,而且還要教育,教導病人了解本身的狀況後,按部就班改變自己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即使多年的慢性病也能獲得改善。

自然療法對慢性病有一定的幫助甚至能根治。前提是要先找出病源。同時病患也要配合整體改善。因為現今生活處處有壓力,加上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如果只是以服藥壓制,最多只讓病情維持卻不能逆轉。但它不可能壓個二三十年,終有一天會惡化。而且某些藥還有副作用,會引起其他慢性病。這不叫治療而叫控制。要正真治療就要找出它的病源,把源頭解決。

自然療法的好處是幾乎沒有副作用。因為用藥都是天然藥物包括草藥和營養藥品。通常病人對天
然藥物碰到的問題並非其副作用,更多的是“沒有效果”,覺得藥不對癥。駱愛玉指出,為了獲
得天然藥物的好處,必須以治療劑量去使用天然藥物;縱使發生副作用,一般也是病人在不了解
的情況下自行用藥、增加用藥或飲食胡亂搭配,因此要找合格的治療師非常重要。

是否懂得採用自然療法的就可以當自然療法師?駱愛玉否決說:自然療法師必需獲得認証。為了保障病患的安全,目前已有51個國家成員的世界自然療法聯合會(World Naturopathic Federation)規定,要成為自然療法師,一定要有相關大學文憑以及規定的診療時間與病人數目,並且每年都必需接受40小時的課程來自我提升,才能獲得執照。

*自然療法治慢性病的方式

駱愛玉說:自然療法和西醫一樣要看體檢報告,但西醫是找出疾病,我們卻是看身體的功能測度。如果功能不好,長此下去就變成慢性疾病。慢性病不會忽然間有,而是慢慢進展,但往往被發現時已嚴重。所以病患一定要先經過各種測試,才能知道病源在哪裡以及如何解決。

她表示,每個病人至少要花1個小時的看診時間。包括替病人檢測尿液、血液、糞便、脂肪、肌肉和水份等等。並要了解病人的飲食習慣、睡眠狀況、服食著的藥物、面對的壓力、身體上的不適、有何不良生活和飲食習慣、有否做運動等等。過後逐一讓病人了解本身的狀況,再針對性的設計療程,例如配給甚麼飲食以及需要多少份量的礦物質、蛋白質和脂肪等。這些都是非常科學的方式。

在進行療程時,通常在一開始天然藥物將會用於支持病因的身體系統。隨著疾病指標的改善和
身體機能恢復正常,西藥的用量可能可以隨著下降。再改變飲食,使所需營養足夠。過後再減少天然藥物。最終的目標就是只靠飲食而不再需要任何藥物。

她指出,在慢性病的各種療法上,西醫的方式無疑能讓病情很快穩定下來,但卻只是維持而不能根治;中醫則用中藥、針灸推拿等手法,並強調氣血的循環;自然療法則較全面,除了採用天然草藥,也會強調營養、礦物質和維生素。

我們也贊同中醫氣血循環的重要。中醫有針灸,但因為要有針灸師的資格才能下針,所以我們沒有採用針灸,卻可以做穴位按摩。另外我們也有很多按摩排毒的方法,例如淋巴排毒。

*慢性病的飲食迷思

很多慢性病患者由於害怕某些食物會加重病情而全面杜絕,如此一來就有可能使營養失衡。駱愛玉表示:當拿掉一些東西(不吃),就要放另一些進去,營養才會平衡。以下是她分享的一些飲食迷思。

麥質過敏
有些人因過敏而不能吃麥質食物,但並不代表完全不能吃澱粉。可選擇地瓜或金瓜等,以達到營養平衡。

※骨質疏鬆
一些人怕骨質疏鬆就大量喝牛奶。但乳製品對很多人的胃造成影響,畢竟亞洲人的基因少了處理大量乳製品的酵素。又有人認為如果不吃乳製品就會缺乏鈣質,其實很多青菜、亞麻籽及芝麻等都富含鈣質。

高膽固醇
人體的膽固醇幾乎有70%是由肝製造,只有近30%是飲食得來。一些高膽固醇患者不敢吃蛋及脂肪。卻吃很多碳水化合物,這些進入身體會轉換成糖,沒有使用到的糖就會轉化成肝糖,使肝臟負擔變高,就不斷製作膽固醇。

關節炎
關節發炎是身體太多負擔,因此要先排毒並補充對的食物。避免發炎就要減少澱粉和糖。並要有足夠的礦物質和好油;雞腳和魚骨頭也有助補充關節的膠質。

高血壓
高血壓有來自心臟及腎臟,若是屬於心臟就可能是心血管阻塞;屬於腎臟的也可能是腎過濾功能不好造成毒素。故要找出源頭。另外也可多吃芹菜或香菜,有助降低高血壓。

※高血糖
糖類對人沒有好處,因此要減少碳水化合物。一旦糖份過高,胰臟就會生產胰島素,長期如此就有可能形成糖尿病。另外也要注意血糖的溜溜球效應,以免忽高忽低感覺飢餓而大量吃進不適宜的食物。

*正確的飲食觀

飲食在自然療法對治慢性病上佔了重要的一環。應該怎樣吃才正確?駱愛玉分享以下建議:

※限時吃完三餐
一日三餐最好在10-12個小時內解決。現今很多人鼓勵少吃多餐,其實並沒有科學証明少吃多餐的好處,只要營養均衡就夠。不必硬性要下午茶及夜宵。尤其睡前3個小時也不宜進餐,以讓身體可以休息排毒。若不吃夜宵不能睡覺,可選擇輕便的堅果奶(nut milk)或麥片(不要三合一)

※一餐的營養
餐盤裡需要有21是蔬菜。但要長在地面的。比如青葉蔬菜、蕃茄或燈籠椒等;另外的41要蛋白質。可以是雞蛋、肉類或豆類;另41則是谷類及根莖類。若要吃米飯可選吃半碗糙米飯。

早餐要有飽足感
很多人習慣早餐吃印度煎餅、椰漿飯、麵包或粉麵。其實這些澱粉類的食物對慢性病患者並不大適宜。如果沒有選擇,就減少份量並加多一些蔬菜。早餐建議吃雞蛋,含脂肪和蛋白質的早餐有飽足感,就不會一直要吃東西。此外,思慕雪(smoothie)當早餐是最健康的。可採用杏仁奶搭配一些水果或蔬菜,既有蛋白質也有維生素

※營養要均衡
日常飲食如果吃很多酸性食物例如肉食或加工食品等,會造成身體呈酸性,身體就會從骨頭裡抽取鈣及礦物質(碱性)去回復平衡,如此就會對身體形成傷害。但也不需要太多碱性。可以多吃蔬菜,卻不必對肉類太過禁忌。最重要是酸碱平衡,所以在營養方面要均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