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0年4月15日

大馬中醫對治骨傷進展


在大馬國土里,常在一些民間住宅外看到掛有“跌打骨折扭傷”等字牌,代表屋主人擅治生活上不小心導致的筋骨損傷。這些跌打師一般都是向祖輩或相關師傅學得整復推拿理筋技術就掛牌做生意(或純粹助人行善),並不具學術資格。偶而也會被某些人謔稱為“跌打佬”。甚至早年在中醫界也不大被認同。亦有人把跌打推拿這環視為“武”,內科專科的視為“文”。

時至今日,骨傷科已進入一個新紀元。中華中醫院院長林新和指出,骨傷科如今已是一門非常重要及正規的专科科系。醫者們都俱備了中醫本科的基礎上再进行培訓,既能武也能文。中醫骨傷科治療手段在近30年來無论在內容和技術已有较深入的認識和創新,並且更多樣化及人性化,未來的市場發展非常大。

*骨傷科的歷史

中醫骨傷科學歷史悠久,創始於公元前14世紀左右,殷商甲骨文裡,就有手病、臂病、關節病、足病、止(趾)病、瘤病及跌傷等骨傷疾病的記載。林新和醫師表示,世上最早記載第一宗顳頜關節脫位的,可追溯到晉代葛洪的著作《肘後救卒方》;而唐代藺道人所著的《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第一部骨傷科專著。

近代史方面,60年前中國中醫骨傷科專家認真貫徹“中西醫並重”方針和中醫政策,同時各地著名骨傷科老中醫的經驗普遍得到了繼承和整理。其代表性的著作有:上海石筱山《正骨療法》、
北京杜自明《中醫正骨經驗概述》、山東梁鐵民《正骨學》、上海《劉壽山正骨經驗》、福建《林如高正骨經驗》等等。

至於大馬民間傳統的跌打骨傷治療,大都是早年從中國南來的武術界人士帶進來或祖傳,一般都是父傳子,師傳徒。但良莠不齊,社會人士無法鑒別,也缺官方認證。

“在70年代,中國民間跌打醫師也是如此,當年國家中醫衛生管理局進行了全國再培訓計劃和考核後才被認可,為國家骨傷科專業作出分水嶺。80年代初期,已有中國骨傷科專家來馬授課培訓和安排回到醫院實習。30年前,馬來西亞中醫學院分別與廣州和山東中醫藥大學聯辦雙聯課程,當年派來了不少骨科主任教授級的專家來馬為本科生授課。同時也有不少本地醫師直接到中國修讀中醫骨傷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為我國未來中醫骨傷專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林新和醫師指出,近30年來骨折筋傷的治療水平已提升。以前感到模糊的地帶如今已很明確。也不再單靠一些儀器檢查就“想當然耳”的斷診。他舉例道,在以前,一些腰腿痛的患者,經MRI檢查顯示有椎間盤突出的情況,就認為一定是椎間盤問題。但這可能並不符合。一些患者後來被發現是由於臀區不同肌肉緊張或痙攣所引起。

“如今必需結合病人的臨床表現和體檢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頸椎病也是一樣。以前病患有頸肩胛区痛或伴有上肢麻痹,只能模糊的斷診為頸椎綜合佂。現在結合X光平片,CTMRI可分得很細。哪一條神經根、在哪一個水平壓到的都可明確得知。

早在1958年,中國著名西醫骨科專家方先之、尚天裕等虛心學習著名中醫骨傷科專家的整骨經驗,博采各地中醫骨傷科之長,運用現代科學知識和方法,總結出新的整骨八法。並研制成新的夾板外固定器材,同時配合中藥內服外治及傳統的練功方法,形成現代中醫骨傷科的新療法。同時也提出了“動靜結合、筋骨並重、內外兼治、醫患合作”,作為治療骨折的4大原則。

中國醫師們自認中醫骨傷是雙腿行路,能取長補短為病者做出更完善及全面的服務。除了復位後,可根據病情采取最有效治療方案如內固定或夾板等外固定及推拿理筋泡藥等善後工作。充分發揮了動靜結合、筋骨並重、內外兼治功能。

*現代骨傷科醫師要求

最理想的骨傷科醫師最好能具備中醫內科與解剖學的基礎,同時也能掌握生理及病理的認識。

未經专业培訓的民間跌打骨傷醫師,相比於曾接受中醫本科培訓的骨傷醫師,在診斷与鑒別診斷上就有很大區別。有些疼痛看似一般扭傷,但卻有可能隱臟著其他內科問題甚至是腫癅。尤其是不明原因和治疗无效而夜间痛甚的慢性腰腿痛,男性要考慮是否嚴重疾病如前列腺癌或癌轉移。若缺乏這方面的認知就會忱誤病情,甚至引起不必要法律的問題。

另外,中醫的用藥強調因時施宜。骨傷科也一樣,中醫施治也有3期用藥。初受傷早期一般是配給活血化瘀的藥。中期就以舒筋活絡為主。後期癒合就以補肝腎強筋骨。

“在這情況下,若是本科畢業的中醫師,說到要用活血化瘀藥,很自然就會想到以桃紅四物湯為基礎加減;要舒筋活絡也會想到舒筋湯为基础加减及採用藤類藥物例如雞血藤等;他們也知道腎主骨生髓,肝主筋。因此到了後期就懂得補肝腎強筋骨為主代表方如独活寄生汤加减,這樣就能更全面的調治了。”
 
其實近代骨傷科文獻和教學都以現代運動系統解剖如骨骼及肌肉名詞为基准。必須學好基本運動系統和神經系統解剖。因此一般沒經培訓的本科中醫也不適宜治理骨傷科。因為骨傷科的範圍很大及专业。全身每個關節疾患都有好幾種甚至10種病以上,必须进行诊断和鑒別诊断以获得最大和最快疗效。

另外,骨傷科在治理之前還必需經過特殊檢查才能做出鑒別診斷。至於一些骨傷及脫位的治療,或為了治療的保障,也可選擇性的進行X光、CT ScanCT三维重建或MRI的相關檢查。给以较明确骨折定位和评估基准。

*骨傷科常見種類

馬來西亞中醫骨傷科醫師必須掌握基本內容為:骨折、脫臼、筋傷和骨病4大類。

※骨折
骨折是在生活或運動常見的損傷。例如跌倒或碰撞之下所造成。中醫對於骨折治療的4大要求即是:整復、固定、內外服藥以及練功。整復即是對移位性骨折,首选要整复,復位为骨折創造先决條件;固定為愈合修復創造有利條件;練功也即是在夾板固定之下進行一些適當的運動,這一點有助局部血循環加速骨折修復愈合。除了臨床診斷,往往在整復前後及治療期間最好能照X光、三维重建CTMRI等作對比。

※脫臼
常見的脫臼一般發生在肩、肘、顳顎關節及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等,也是由生活損傷或運動損傷而致。治療方向同樣是先復位,並可用三角巾固定,再加上內外服藥以及練功。

*要注意的是:無論骨折、脫臼及筋傷都會出現腫脹、疼痛及功能障礙。骨折及脫臼一定會牽涉筋傷,但筋傷卻不一定會有骨折或脫臼。這些要經過逐一鑒別才能對證施治。

※筋傷
一般頸肩肘腰腿膝踝的疼痛大多為軟組織筋傷所致。這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尤其邁入資訊時代,低頭族與手機黨最容易有這方面的問題。中醫骨傷科無論在筋傷的診斷和治療上都較占優勢,並有多種治療手段,比如针灸、針刀、韧針、火針、拉伸、龍氏治脊療法等等,都有顯著效果。

※骨病
骨病除了骨肉瘤外,多发于頸腰髖膝等退化性關節炎。其範圍很廣,除了中老年人及過度負重的骨關節,還有外傷性引起的早期退化,即創傷性關節炎。治療骨病必需先做鑒別診斷,排除骨肉瘤或其他腫瘤轉移,再來對證施治。

*飲食宜忌

林新和醫師表示,對外傷性骨折,若是患者體質尚好的,飲食宜忌的要求不高,只要攝取一般五谷雜糧即可。但對於骨質疏松癥者或兼有慢性病如三高癥就得要求低鹽少糖的飲食,並且避免煎炸食物和煙酒以及注意咖啡的量,這些都會使鈣質流失。

另外還要適當補充蛋白質和含鈣質食物,例如雞蛋和豆制品。尤其豆類含有豐富的激素、蛋白質和維生素,對骨骼的生長癒合有很大幫助。

*預防保健

*中老年人堅持進行有氧運動如晨运、太極拳、氣功或關節操等等。可調節全身關節,韌帶和肌肉,有助全身各系统调节如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這是近年来权威医学报告所公认的。

*盡量在上午11點之前進行戶外活動及曬太陽。有助補充維生素D

*中老年者应避免過度負重及攀高活動。

*任何筋骨損傷皆不建議自行處理,有輕微骨折也要即時求醫,以免延误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引发并发症,甚至病情惡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