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1年1月31日

認識骨質疏鬆和肌少症

“骨質疏松癥”是種無聲無息的流行病。很多人不把骨質疏松當一回事。認為這是人體老化的自然現象。最多只是喝多幾杯牛奶或吃一些鈣質輔助品,並沒有很認真的看待。

其實骨質疏松並不是小問題,它很容易引發脆性骨折。一旦發生了骨折,再度骨折的機會就很高。可以想像骨折為生活帶來的諸多不便。而大腿骨折的患者中,就有四份一概率引起並發癥而致命。骨質疏松癥還有可能伴隨肌少癥。尤其當脊椎由於骨質疏松而崩塌並形成駝背,對胸肺都會造成影響。

要如何預防骨質疏松帶來的健康風險?且讓骨科專科醫生拿督李潤強為我們分享相關知識。

 ●大馬的骨質疏松癥病例數據有多高?因骨質疏松而造成骨折的概率又是多少?何者是高危群?

答:骨質疏松癥的病例比乳癌和子宮頸癌合起來的病例更多。每3名女性中就有1個是因骨質疏松癥而骨折;男性就每5名中有1名。

亞洲骨質疏松癥聯合會曾對9個國家包括我國進行了統計。在2018年,我國股骨骨折的病例大概是5800多宗,估計到了2050年就會達2萬多宗。由此可見骨折病例的增長速度相當快。當中一個原因就是人口老化。

骨質疏松的高危群包括老年及女性為主。人體從出生到25歲就開始累積骨本,25歲之後是骨密度的頂峰期。當中男性的骨質密度頂峰期又比女性來得高。女性到了45歲左右面對更年期。骨質密度就開始下降。

其實男女都會面對骨本流失的現象。只是女性除了年齡老化會流失骨本,在更年期後由於女性荷爾蒙的減少,骨本的流失率就更大。再者,如果女性提早收經,面對骨質疏松的概率也越高。其他疾病如腎病、肝病、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等疾病,都是提高骨質疏松風險的因素。

此外,骨質疏松也和基因有關,如果母親有骨質疏松癥並且曾經股骨骨折,女兒的風險也比較高。

 ●骨質疏松和飲食有關嗎?多喝豬骨湯之類是否有助以形補形?

答:並不建議喝豬骨湯來“以形補形”。其實牛奶才是鈣質最天然的來源。世界任何一個骨質疏松癥組織都有提倡:自然鈣質食物來源包括了牛奶、乳酪、豆類、青菜、江魚仔和沙丁魚。

如果幼年家庭貧困,長期營養不平衡,蛋白質、鈣質和維生素D都攝取不足,就有可能造成骨本偏低。但現代人很少會因為營養而造成缺鈣,反而是維D攝取不夠。食物上的維D來源較少,通常來自魚肝油及黑芝麻。

其實最天然的方法就是每天曬半小時太陽,就能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很多人認為大馬既是熱帶國家,照理大馬人缺乏維D的可能性很小。但這偏偏是錯誤。臨床上很多四五十歲的人去做體檢,通常維D都很低;七八十歲的老人家由於骨質疏松或骨折去檢查時,大多數維D都相當低。

 D的缺乏是造成骨質疏松癥的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但卻往往被忽略了。

 ●骨質疏松癥會引發怎樣的骨折風險?

 答: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就是由於骨質的密度減低,因此就容易變薄和斷折。

骨質疏松癥會引起脆性骨折(Fragility fracture)。一個骨質健康的人,如果從站立的高度摔跌,是很少會骨折的;如果是骨質疏松的患者,從站立的高度跌倒,很容易就會跌斷骨,因為骨的密度降低,骨素質變差了。

最為常見的骨折是脊椎骨崩塌(Spine fracture)。通常發生在6070歲年長者的身上。90%的情況下,並不需要經過跌倒或創傷就會自行崩塌下來。甚至在打個噴嚏、咳嗽或彎身提取東西時,脊椎骨都會自行崩塌。

脊椎骨崩塌一般是慢性的,患者會感覺長期性的背部疼痛。如果是突發性的崩塌,就會相當痛。雖說它是無聲無息的發生,但還是有癥狀的。如果老人家越來越駝背、身高變矮(超過3-4公分)、背脊長期酸痛,這些都是脊椎骨崩塌了的現象。

●骨折的康復率有多高?會有致命風險嗎?

答:脆性骨折通常發生在手腕。因為跌下去時,患者會習慣性以手掌支撐地面,重力下壓就會造成手腕骨折。這種情況必需包石膏 6個星期。如果有移位就要動手術置放金屬片及螺絲釘固定以讓骨骼復位。無論是石膏或手術,由於長時間被包裹,都會使手腕以及手指關節呈僵硬。過後要做復健治療才能慢慢讓手活動自如。這段過程可能要花上36個月,期間為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

骨質疏松癥最大的問題是造成大腿髖關節骨折,也就是股骨骨折。這種骨折是所有年長者骨折中最不好的一種。它的死亡率相當高,預後問題也特別多。患者通常是七八十歲的年長者。股骨骨折一般都需要開刀。但這個年齡很多都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肺功能偏差或其他疾病。而且手術麻醉對老人家的風險也特別高。

骨折本身不會致命,但由骨折引起的並發癥卻會致命。根據調查,有20-25%的年長者在股骨折斷後會引起並發癥而致命。包括褥瘡、肺部遭細菌感染或膀胱細菌感染,若細菌進入血液就會引發敗血癥而致命。

在嚴重的股骨骨折後,100個老人家只有25個可獲完全康復。當中有25%病人會在一年內就死亡,25%病人可回復健康,50%病人可能要長期臥床或長期坐輪椅,又或是長期要靠拐杖行走。

●骨質疏松以及骨折後還會有甚麽連帶性的影響?

答:很多人只知道骨本會流失,其實肌肉也會流失。人們通常只註重骨質疏松,卻忽略了肌少癥(Sarcopenia)的發生。骨和肌肉在我的概念是兩夫妻,都會同時老化。因此當出現骨質疏松癥的時候,也就有可能伴隨肌少癥。普遍見於七八十歲的老人家,癥狀是肌肉愈發收縮減少,人也愈見幹瘦。必需借力才能站起身、不能走遠、上下樓梯沒力,要開罐子都不行。由於肌肉功能減少,平衡力也會降低,就容易跌倒。一跌就容易骨折。

至於脊椎骨慢性崩塌,就會造成老人家長期腰酸背痛。嚴重的駝背還會影響肺部功能。身體彎曲得利害甚至會感到胸骨肋骨和盤骨相碰。此外還會引發食道發炎、腸胃不適。有些不能行走要長期臥床。一些老人家也會因日益駝背感到自卑,自慚形愧而自我隔離,不敢參朋友。

另外,首發性骨折會提高續發性骨折的概率。第一次骨折之後由於骨質已疏松,如果沒有治療,就會增加再次骨折的風險。越多次的骨折,生活素質受影響就越大,死亡率也越高。

再者,在治療股骨骨折方面,老人家一般上都需要進行手術。住院和手術的費用平均都需要馬幣約34萬左右。這些都是可以衡量出來的。但還有精神和肉體上的疼痛、個人生活以及對家庭成員造成的不便等等卻難以衡量。

●是否有足夠的鈣,就不必擔心骨質疏松?

答:治療任何一個骨質疏松癥者,都得確保鈣和維生素D要足夠。因為維D幫助人體大量吸收鈣,也幫助骨骼新陳代謝,對肌肉亦相當重要。比如上述肌少癥,也必需有足夠的維D來預防。如果沒有維D,補再多的鈣都沒用。

在新冠疫情期間,維D也成了熱門話題,因為它有助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它並不能治療COVID 19,但如果有足夠的維D就能提升免疫系統,即使感染COVID 19也不致使病情進展得太嚴重。此外,一些乳癌及前列腺癌患者,如果維D足夠,就減低癌細胞擴散到骨的風險。

在補鈣方面,不同年齡就有不同的鈣量需求。20歲可能一天要800毫克的鈣,老年人如果骨質疏松,一天可能需要1200毫克的鈣;30歲的人吸收到的鈣量可能是100%,但80歲的老人家可能只能吸收到40%。如果不補鈣,他能攝取的鈣就更少。如果鈣攝取量配合不到鈣需求量就需要補鈣。

●如何治療骨質疏松癥?

答:骨質疏松癥的治療,基本元素是補充鈣質、維生素D和蛋白質。

骨質疏松癥的發生,基本上就是骨質的流失比建造來得快,所以是負平衡。一般上有兩種藥物供治療。其一是減少骨流失,其二是增強建骨,改善骨質密度和疏松。

減少流失骨方面的藥物又有分很多種類,有些藥是減少30-40%流失概率,有些是70%,有些則是90%等等。藥物方面有口服也有註射。

除了用藥,運動也很重要。需要受壓的運動來刺激骨生長。比如跑、跳、行或跳排舞之類。在這環節上,阻力和強健肌肉的運動有助改善肌肉平衡和協調功能,減少跌倒。

●新冠疫情肆虐下,骨質疏松癥的老年患者建議停藥停治嗎?

答:自從新冠疫情大流行以來,每個國家的骨質疏松組織都有做研究,如果病人繼續治療服藥,絕大部份都有很好的成效。如果停服藥物,有可能使病情惡化而增加跌倒及骨折的風險,因此並不建議停藥停治。

由於骨質疏松癥並不需密切的復診,但卻必需長期服藥。如果老人家因為風險高而不宜到醫院,兒女可代替到醫院取藥,或讓醫生開藥方到附近診所或西藥房買藥。至於另一種屬於註射的藥物,必需每6個月註射一支。醫生也可開藥單讓患者的兒女帶去給家庭醫生或西藥房的藥劑師幫忙註射。

●家有老人患上骨質疏松癥,要注意什麽?一旦跌倒該如何做?

答:要作好安全家居設施以減少老人家跌倒的風險。很多老人有半夜上廁所的習慣,因此睡前要確保廁所地面是乾的,並要亮著一盞燈。廁所地上放防滑膠墊,墻上要有扶把。小孩的玩具不要亂丟。地面不宜抹得太滑。建議鋪地氈。樓梯也要有安置扶手。最好讓老人家住最下層。隨時要用到的東西及食物要放在他最容易取到的地方。老人獨自在家時,要有急緊按紐連接到手機,可第一時間讓家人知道意外發生。

如果老人跌倒的當下能夠站起來行走就沒大礙。如果跌傷的是臂膀或手腕,還可扶起並替他包紮,以板塊或支架暫時固定,過後再送去就醫。若跌倒後沒辦法起身,或下肢的形狀已走樣,並且大腿非常疼痛,就應該是骨折了,不能隨意搬動。必需馬上叫救傷車。並不鼓勵自行擡上汽車送去醫院,以避免二度傷害。

●如何更好的預防骨折?

答:最近這幾年全世界包括我國與骨質疏松癥有關的協會和團體,都提倡“骨折協調服務”(fracture liaison servicesFLS)

 多年來大家都註重於怎樣給高風險的人提早診斷及治療,以預防首發性骨折。但其實真正要預防的是續發性骨折。骨折協調服務就是讓脆性骨折者除了治療骨折之外,也會進行骨質密度檢測,如果偏低或疏松,就得及時治療骨質疏松癥,要補充足夠的維D和鈣,以及作好安全家居設施,以預防骨密度下降和造成第二或第三度骨折。

骨折協調服務的概念,就是全面性的看待問題並作出協調,如果檢查到病患有內科問題就看內科醫生、營養不足就配給適當的營養。此外也要關註骨折後的復健治療。

以往很多骨折者在治療骨折後就沒再到回檢查,可能一兩年再到回來就是治療另一次的骨折。如今很多更年期過後的女性都會去檢查乳房及子宮抹片,卻惼惼不註重檢查骨質密度。鼓勵60歲以上者都去進行骨質檢查,如此就能降低首發性和續發性骨折的風險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