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1年5月20日

進一步了解腫瘤

 人的身上或許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腫塊物或腫瘤。但腫瘤也有分良性和惡性。一些良性腫瘤對健康毫無影響;一些卻有可能轉變成惡性。而惡性腫瘤就是時下最普遍的嚴疾之一:“癌癥”。

早年人們聽到癌癥就判定是絕癥,認為只要患上就會致命,無論怎樣醫治都不能扭轉乾坤。其實若能及早診斷和醫治,有些癌癥可以全面康復。或者也可以把病情控制下來,與癌共存。延長壽命的同時也能提升生活質量。

4月17日是世界腫瘤日。究竟哪些腫瘤沒有危險性?哪些腫瘤會變異?哪些腫瘤又會致命?男女性的十大惡性腫瘤(癌癥)又是哪些呢?且讓癌癥專科醫生邱義祥為我們逐一分析。

●如何分辨腫瘤屬良性或惡性?

答:一般在表面上可以觸摸到的腫瘤,單憑肉眼和觸感並不能作為良性或惡性的診斷。必需經過活檢,在顯微鏡下分辨細胞核是否有異常。如果是惡性,還要分辨是哪一個種類?是否有基因變種等等系列檢查。

但在這之前,人們也可從表面先作觀察。良性的腫瘤生長得比較慢,也許數十年才長1公分。惡性腫瘤長得比較快,可能一兩個月就長成4-5公分;質地方面,良性的觸感比較軟、表面較光滑。惡性的質地比較硬,表面較凹凸不平。而且可能會有出血狀況,或皮膚上有局部潰瘍。

還有一些其他特征就是,小顆的惡性腫瘤並不痛,當長大並開始入侵血管和神經線才會痛;一些很小卻疼痛的瘤,有些只是受感染造成淋巴結腫脹而非惡性腫瘤。

但我們並不能把這些視作分辨良性或惡性的標準。這只能作為一個提醒。如果身上冒出莫名腫塊,並會不斷生長,摸起來硬且粗糙,尤其有出血的現象,就一定要求醫作進一步檢查。

●最常見的良性腫瘤有哪些?良性腫瘤若不治理是否會癌化?

答: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屬脂肪瘤(lipoma)。它可以發生在任何部位。但通常較多長在背後。觸壓時非常軟,生長速度不高,可以小至1-2公分或大至5-6公分。它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最多只是與外物磨擦時感到疼痛。另外也很常見的就是纖維腺瘤或子宮肌瘤。這些大部份都屬良性。

並非所有良性腫瘤沒有治理都會癌化。必需看是哪一個器官以及甚麽位置的良性腫瘤。比如上述的脂肪瘤和子宮肌瘤,基本上都不會轉變成惡性。但卻有一些纖維腺瘤會病變成惡性腫瘤。或腎臟一些比較復雜的囊腫也有可能轉變惡性。

另外最常見由良性變惡性的例子就是大腸息肉。大腸長息肉的表現方式是出血。醫生可以用糞便的潛血反應來檢測。如果大腸長有息肉,經過3-7年左右,很大可能性都會變成惡性腫瘤。所以如果醫生在做內窺鏡時,看到大腸裏有息肉通常就會把它切除,以避免形成惡性腫瘤。

但情況很難一概而論,因此只要察覺不對勁,就要進一步檢查。

●惡性腫瘤是否都會致命?

答:會不會致命主要是診斷時看它屬第幾分期,以及是否已轉移。如果癌細胞已侵襲血管,再循血管或淋巴轉移去其他部位,致命率就較高。

一般是分第1至第4期。如果發現時是第1期又即時治療,預後最好;第2期也還好;第3期亦還有機會,但轉變去第4期的可能性很大;第4期通常是已轉移,只能控制而不能根治。

也有一些惡性腫瘤生長得很慢,比如前列腺癌。若患癌者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家,只要癌細胞沒有擴散、生長很慢,而且病人又有三高問題。我們就不強制性治療而只作觀察。有可能直到病患往生都不會增大或擴散。

●最容易和最難治愈的惡性腫瘤是哪些? 

答:主要看它的特性和位置。以眾多癌癥來說,乳癌算是比較容易治愈的一種。因為它可以通過自我檢查被發現。如果女性有慣性檢查乳房,只要摸到有異常腫塊並直接去檢查和就醫,通常70-90巴仙以上都能完全治愈,而且未必需要化療;但很多時候臨床上那些病患雖然觸摸到有腫塊,卻不馬上就醫,或去嘗試一些偏方,等到沒辦法才來診治時,往往已很大或已轉移了,因此預後就比較不理想。

比較難治愈的就是肝癌。肝是重要的排毒器官,而且很敏感。一旦功能有問題就很難調回去。在用藥方面也比較難,化療也沒有效。如今采用免疫治療,預後是比較好。但基本上它是比較難醫的一種。

另一個較難治愈的就是胰臟癌。由於它所在位置較隱密,通常發現已相當遲。而且周圍有很多血管和淋巴。癌細胞很容易侵入血管並擴散。往往確診的都是第3或第4期了。

●導致惡性腫瘤的因素是甚麽?

答:包括老化、飲食不當、病毒感染、荷爾蒙及環境造成。

很多癌癥的形成是因為老年化。若以70歲和30歲作對比。70歲的細胞肯定比30歲的分裂較多,質量也已低下。比如一張紙復印10次或100次還很清晰。但如果復印10萬次或100萬次,肯定會出現問題,字跡也會模糊或變形。人體細胞也一樣,在分裂的過程中,基因組織需要復制,從一個變成兩個,日久就會形成缺陷,並容易造成癌病變。

但也有一些因素會提早使基因組織損壞,比如抽煙、酗酒、飲食不當造成肥胖,或經常吃燒烤物,烤焦的肉類會有致癌物。

某些感染也是因素之一。比如細菌或病毒感染,尤其是B型肝炎病毒(HBV)及EB病毒(又稱人類皰疹毒第四型)。這些病毒感染會導至細胞不斷發炎,基因組織也會因此受影響進而癌化。

在荷爾蒙方面,女性每月生理期會促使荷爾蒙刺激乳房,如果女性經常懷孕及哺乳,荷爾蒙就會暫停分泌,讓乳房基因損壞的細胞可獲修復;有些女性遲婚且少生育,患癌概率風險就較高。當今的華裔女性較遲婚及少生育,患乳癌的巴仙率是馬來人及印度人的2-3倍。

空氣汙染也有關系。人體每天吸進的空氣如果已遭汙染或含有一些致癌物,就較容易使基因敗壞,導致癌細胞較早形成。

此外,也有可能是患者本身的基因修補機制不完善。通常如果基因損傷,身體會自行修復。如果修補不到,就自動把壞的細胞除掉。但有些人的修復機制失去功能。一旦細胞基因有問題,就會一直堆集在體內,因此有可能二三十歲就患上癌癥。這些都屬於遺傳性較多。

●據說每個人身上都有癌細胞,只是看會不會病發?是否全身上下的器官都有可能患癌?

答:這樣說並不正確。並非每個人身上都有癌細胞。只是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些細胞會帶有一些基因的變化和敗壞。這些敗壞的細胞就有可能病變成癌細胞。但如果真的是癌細胞,通常在短時間就會病發。

除了頭發、牙齒和指甲,全身上下的部位都有可能患癌。只是有些部位比較少見,比如肌肉癌或心臟癌。臨床上也有心臟血管癌的產生。

●請列出男女性排名十大的惡性腫瘤(癌癥)。

答:根據對上一次(2016年)我國衛生部的統計,

男性十大惡性腫瘤是:

1.結腸癌

2.肺癌

3.前列腺癌

4.淋巴癌

5.鼻咽癌

6.肝癌

7.血癌

8.胃癌

9.皮膚癌

10.膀胱癌

女性十大惡性腫瘤是:

1.乳癌

2.結腸癌

3.子宮頸癌

4.卵巢癌

5.肺癌

6.子宮癌

7.淋巴癌

8.甲狀腺癌

9.血癌

10.皮膚癌

●生活上的惡習是否會激發癌變?

答:一些生活上的惡習的確會促進基因突變而形成癌細胞。除了難以掌控的因素(比如年老或遺傳),以下是可以改變的惡習:最常見的比如是抽煙、喝酒和飲食不當(吃過量尤其肉類以及加工食物)。

另外,太早有性行為、沒有做足安全措施,並且有太多性伴侶(比如性工作者),較容易感染HPV(人類乳頭狀瘤病毒),患子宮頸癌的概率較高;經常熬夜或晚上不睡白天才來睡的人,尤其是女性,會因荷爾蒙紊亂而有較高的乳癌風險。

少運動者及任由體重過胖者,也是其中一種惡習。因為這些都會導致免疫系統變差,間接造成癌細胞變異。

●面對怎樣的現象就得求醫?

答:如果有以下癥狀就要留意:

1.腫塊:無論身上哪一個部位,如果偶然撫摸到一個腫塊是之前沒有的。若兩個星期後還存在,而且有越來越大的跡象就得求醫。如果腫塊在三四天後消失就不必擔心。

2.出血:如果皮膚有莫名的潰瘍並且有出血現象就得留意。另外,如果咳嗽時有血、排便時無端出血,或月經不正常出血都得求醫。

3.不尋常咳嗽:只是一般咳嗽不要緊,但若咳得很利害而且咳出血就不正常。通常咳嗽持續兩個星期都會好,如果咳超過兩三個星期,並且是持續性不曾間斷的,就要去超X光。尤其抽煙者,這有可能是肺癌的征兆。

4.頭痛:每天都頭痛而且沒有間斷超過兩個星期,基本上都要看醫生。

5.體重下降和疲累:如果進食的份量和平常一樣,體重卻無故下降,又或者無端端覺得疲累,但情緒上又沒有不正常,就得看醫生。

當然,有上述跡象未必就是癌癥,只是這都屬於反常的現象。有類似情況建議先讓家庭醫生檢查。若找不出原因卻持續發生異常問題,就需要找專科了。

●得知患癌後要怎樣做?是否鼓勵尋求第二意見?心理上如何調適?

答:第一時間要緊急治療。如果活檢得出結果確是惡性腫瘤,而且尚未擴散,最容易的方式就是把它切除。若是血癌或淋巴癌,不能切割的就做化療。

在行動上一定要“向上咨詢”,而非向下或向左右咨詢。就是說不要向身邊人如親朋好友或通過網絡咨詢,因為每個人的意見都不同,而且那些建議並非出自專業人士。因此要直接向上咨詢,就是問醫生。不滿意就問專科醫生,再不滿意就去大學問教授。

多方咨詢不同醫生的意見是好的。但要盡快。一旦得到診斷和分期,在一星期內可多聽取兩三名醫生的意見。並告知先前醫生的建議,看看其他醫生有何看法。不要拖上兩三個月問了10多名醫生都下不定決心,那時就會耽誤了治療的黃金時間而有可能使病情趨向嚴重。

心理上的調適是看個人的。但一定要相信我們的醫療制度。有些人不理解也抱持懷疑態度,認為活檢有可能促使癌細胞擴散。其實這都沒有根據。

醫藥領域每進行一個項目都會有數據證明,要如何治療已有規範化。能知道不同的分期應該要進行甚麽步驟,並能得到怎樣的改善,而且會面對甚麽風險等等。如果沒有根據規範的治療,就很難估計預後情況,而且也有可能會從原本的第一期在短短幾個月內演變成第三期,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並使病情惡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