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1年7月24日

接種疫苗的用藥迷思和應對方法

新冠疫病發展至今已接近一年半,如今最熱門的話題相信就是“打疫苗”吧?!政府在年初已積極推動疫苗註射以期盡早達到群體免疫。人們也熱烈響應搶著申請註冊。有者等不及甚至不惜自掏腰包預早接種。

在一片正面反應的同時,也有人對“日常用藥與疫苗是否有抵觸”的問題而引起連串迷思:一些長期服食藥物比如三高患者,他們在接種疫苗時是否必需停藥?在服食著稀血藥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也擔心註射時刺入皮膚的針口會否導至流血不止?長期以中藥來保健者,施打疫苗時又是否能繼續用藥?究竟甚麽藥物會和疫苗有“沖突"?在接種疫苗後如果出現癥狀,又有甚麽方法可供緩解?

我們分別訪問了藥劑師和中醫師,請他們為讀者分享寶貴的相關意見。

藥劑師楊春蓮指出,新冠疫苗一般來說和藥物並沒甚麽抵觸。因此長期服藥者比如三高病患,在施打疫苗時大部份都不需停藥。尤其糖尿病患。由於在接種疫苗後會產生抗體。身體的自然機制產生反應,會使血糖稍為升高。如果糖尿病患一旦停藥,有可能使血糖更高。但盡管如此,也不必刻意多吃藥物來降糖。照正常情況服食就好。

她籲請糖尿病患要盡快註冊接種疫苗。因為數據顯示,糖尿病患一旦患上新冠肺炎,死亡風險比平常人多出兩三倍。

高血壓病患也一樣,在施打疫苗期間也不必停藥。但如果本身血壓太高或失控,則必需馬上求醫讓血壓先穩定下來才去註射疫苗。

平時服食避孕藥或一般藥物的民眾不必為了打疫苗而停藥。癌癥病患同樣迫切需要接種疫苗,但由於化療時牽涉到白血球與免疫系統,因此最好向本身的腫瘤醫生請示打疫苗的時機。

至於有血栓問題或有心血管疾病的病患,則需要註意服食著是哪一種稀血藥物。楊春蓮表示,稀血藥(Blood thinner)的種類很多,大多數不需要停藥。但若是服食warfarin的病患則需要小心處理。先讓專科醫生確定病患的INR指數穩定才適宜接種疫苗。另外,若病患同時使用稀血藥和抗血小板 (antiplatelet) 藥物,一些醫生會建議病患在接種疫苗當天停服一次和依照病人個案作決定。

*甚麽藥物和疫苗或有抵觸?

楊春蓮表示,疫苗主要是讓免疫系統產生抗體,鮮少和其他藥物有太大抵觸。但若是使用免疫抑制藥 (immunosuppressant),例如治療嚴重牛皮癬或風濕關節炎的Methotrexate,則會降低疫苗的功效。在海外,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情況建議病人在接種疫苗後暫停使用藥物1-2, 因為這些藥物會抑制抗體的產生。

她補充說:“若是沒有停藥,接種疫苗後, 抗體的產生會大幅減少, 有些患者甚至完全沒產生抗體, 無論如何, 該疫苗還是有助於其他免疫系統成員如T細胞的運作,以增強免疫力。所以無論服食甚麽藥物,都建議去接種疫苗。”

於平時有服食一般過敏藥物如鼻敏感或皮膚敏感的民眾,建議接種之前可考慮暫停藥物。如果知道自己的過敏根源是甚麽,在接種前後幾天都盡量不要去碰。不然一旦出現癥狀,病患可能也不確定是疫苗過敏還是本身的過敏而造成的。

一般也不鼓勵預先吃藥來“打底”,接種之前盡量避免刻意服藥。例如平時沒使用阿司匹林, 就不要因為擔心接種後出現血栓而去購買藥物預先服用。這樣做非但沒有效果,反而會降低疫苗的功效。

如果在接種疫苗當天隨意使用抗過敏藥, 可能會把疫苗過敏癥狀暫時壓制了,等到回到家才發作就很危險。

*接種後出現癥狀的應對

疫苗接種後,在產生抗體時偶爾會出現不適癥狀。一般較普遍的是輕度發燒、吐瀉、喉嚨痛、全身肌肉疼痛、疲倦乏力或施針處紅疹等等。楊春蓮表示,一般輕微的癥狀, 兩三天就會隨著時間好轉。若是忍受不了也可以考慮服食藥物。假如情況嚴重就得必須馬上求醫了。她也分享以下的應對方法:

※發燒/發冷發熱

輕度、短暫的發燒不一定要吃藥,以免減緩了抵抗力。接種疫苗後發燒通常溫度不超過38.5度。  若是在39度或以上, 或維持超過3天則須咨詢醫生。

※全身肌肉疼痛

發燒或身體肌肉疼痛可以選擇服食paracetamolaspirin或是ibuprofen。假如是胃病患者,就不適宜後兩類。

※喉嚨疼痛

可服食喉片、蜂蜜來緩解。假如喉嚨疼痛超過3天或疼痛加劇, 則必須就醫。

※吐瀉

反胃的情況會比嘔吐較為普遍。一般不會超過72小時。假如是腹瀉,輕微的也不必置理。但若是老人或體弱者,則建議喝生理鹽水而暫時不需吃止瀉藥。若癥狀嚴重或持續超過3天就要馬上求醫。因為這種情形可能不是接種疫苗的後遺癥而是患上了新冠病毒。假如一開始就吃止瀉藥,當事人可能不知道自己其實已經感染了病毒,進而引發更大的問題。

※疲倦乏力

只需好好休息睡覺就行。假如需要也可以考慮服食維他命B

 ※紅疹

接種疫苗後若是手臂及患處出現普通紅腫,可用冰冷敷或服食抗敏感藥。通常過了幾天後紅疹就會消失;若在接種後的4個小時內全身出現蕁麻疹,就要馬上求醫,因為這可能是對疫苗過敏現象。這個也必須註明在 mySejahtera APP裏頭。醫生會在詳細評估後才決定是否需要在接種第二劑時使用另一款疫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方面,馬來西亞中醫藥抗疫學會副會長葉鏸鴻中醫博士也為我們分享了寶貴的意見。

今時今日,中醫藥在治療各種疾病、改善臨床不適癥狀的療效甚好。長期服用中醫藥的民眾也日益增多。那對於平時習慣服用中醫藥來治療各種疾病的患者,在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前後,又是否需要停服中藥呢?

葉鏸鴻在回答上述問題前,就先對“中藥服食與體內運行”作出一番解說:“口服中藥的消化吸收代謝的時間大約為3-4小時。而中藥的常用方法為一天服用兩次。中藥的作用在體內殘留的時間,取決於人體的肝臟與腎臟功能。一般正常的情況下,中藥會在24-48小時內完全被吸收,在血液就測不到中藥的化合物。所以大部分的中藥是不會影響新冠疫苗的效果。”

他進而補充:“但是為了避免某些有可能會影響新冠疫苗的效果,因此建議根據所服用的中藥類型來決定。一些常用於抗病毒的中藥,比如金銀花、連翹、板藍根等;或中成藥銀翹散、普濟消毒飲等,在接種新冠疫苗後,建議暫時停用一周。其他治療疾病的中藥、中成藥、藥膳則不受影響,可繼續服用。"

當註射疫苗後,有些人會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比如在註射的局部感到疼痛、發紅、腫脹。而其他全身不適癥狀包括疲勞、頭痛、肌肉酸痛、怕冷、發燒、惡心等。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疼痛或發燒以及其他不適癥狀的出現,是代表身體正在建立保護網的正常跡象。

當遇到這些輕微的不適癥狀,不需服用任何藥物,只需多休息即可。一般會持續1-2天。但如果不適癥狀很明顯則要就醫。

“除了看醫生吃西藥,也可以透過服用中藥、穴位按摩及食療來緩解施打疫苗後的不適癥狀。”

 *中藥

葉鏸鴻表示,中醫可以針對不同的副作用來給藥。比如局部紅腫、疼痛、肌肉酸痛及頭痛,可以使用行氣活血止痛的中藥;發熱或惡寒可以使用解表藥;疲勞乏力可以使用補益藥等來改善。

“一般常用的方子有葛根湯、藿香正氣散、柴葛解肌湯及桂枝湯等等。但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各異,所出現的副作用都不一樣。所以在中藥的使用上,建議找個專業合格中醫師來量身定制調理方案。”

*穴位按摩

上述不適癥狀也可以使用穴位按摩來緩解。

 *頭痛:按摩風池、太陽、頭維穴等。

 *疲勞乏力:按摩足三裏、關元、氣海穴。

 *發熱、惡寒:按摩合谷穴和曲池穴。

 *肌肉疼痛、局部疼痛:按摩合谷、太沖、行間穴等。

 **穴位按摩方法:按揉穴位時,使用左手或右手拇指指腹按揉,以穴位處感到微微酸痛為度。力道不必太重。每天堅持3-5分鐘。

透過按摩以上的穴位,可以達到疏通人體的氣血,調節機體的臟腑,有止痛和放松肌肉的效果。

*食療

除了中藥與穴位按摩外,食療也可改善接種疫苗後的副作用。葉鏸鴻推薦以下食療供舒緩不適。

※出現低熱者:山藥綠豆羹

1.將山藥洗凈,刮去外皮,切碎,搗爛成糊狀備用。

2.將綠豆淘凈後放入沙鍋,加水適量,中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煨至熟爛成開花狀。

3.調入山藥糊,繼續煨煮10分鐘,離火後加入蜂蜜,拌和成羹即成。

**綠豆具有清熱解毒、消暑之功;山藥具有補脾胃,益肺腎的作用。兩者合用可以清熱化濕,補益脾胃。

※疲勞感及食欲減退:黃芪山藥粥

1.黃芪洗凈提前半小時用開水泡。

2.準備米和芝麻,提前半小時浸泡。

3.鍋中適量冷水,倒入黃芪,煮開後放米,山藥切片一起下鍋煮。

4.煮至米開花。放入枸杞攪勻即可。

**黃芪善於生發脾胃陽氣,而懷山藥善於固攝脾胃陽氣。將懷山藥和黃芪配伍做成山藥黃芪粥,可增強健脾養胃的功效。

**若濕氣較重,如自覺身體困重、大便黏膩,可以在黃芪山藥粥的基礎上,佐以生薏苡仁、白術等健脾化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