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4年6月29日

久咳不癒

近来似乎很多人都面对持续咳嗽的烦恼,尤其曾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有些即使痊癒后,依然咳嗽不停,有者长达两三个月甚至半年,虽然不是很严重,却难以断根,令人困扰不已。

中西医结合顾问林仁吉医生指出,很多人都把这些咳嗽归咎于新冠长期症状”(long COVID),接受得理所当然而忽视了其他可能性。其实咳嗽也有可能基于肺结核(肺痨)甚至是肺癌的其中一种症状,因此绝对不能小觑。

*咳嗽的分类

林仁吉医生表示,根据美国肺科学会,咳嗽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

急性咳嗽一般是属于感染性病因为主,比如流感或病毒感染引起,来势较快,通常不超过3个星期。如果3个星期还没有获得缓解并持续到2个月,就属于亚急性咳嗽,这种情形会比前较严重,甚至出现继发性感染,也可能导至身体变成过敏反应。

超过2个月以上的,一般属于慢性咳嗽,导因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结核、肺癌或鼻窦炎引起鼻后滴漏等。也有一些是药物引起,比如某些降血压药物如ACE抑制剂也有导至咳嗽的副作用。

在中医方面则分成外邪内伤两大类,并根据症状来分型。

外邪引起的咳嗽,一般和西医的病毒或细菌性咳嗽很相近。并分成以下3型,即寒咳、热咳和燥咳:

寒咳

咳声较重,痰透明较稀,伴随怕冷,鼻塞或肌肉酸痛。

 热咳

咳声沙哑剧烈,伴随热相比如喉咙痛,痰或鼻涕带黄色,类似细菌性或急发性感染。

 燥咳

就是乾咳,喉咙或鼻子较乾,基本上没有痰。

 

内伤引起的则分以下4型,即痰热型、痰湿型、顿咳和虚咳。

 痰热型

较常发生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身上,由于长期抽烟,肺已受到严重破坏。一旦遭细菌或病毒感染,就会比一般来得严重。不单只咳嗽,还会喘气,彷彿喉咙有很多痰咳不出。痰质浓稠带黄,早上醒来咳时还带有血丝及腥味。

痰湿型

较常属于食管倒流引起,一般病人脾胃已不好,体型较胖,湿气较重。常吃油腻煎炸后就会胃胀风并引发咳嗽。通常早上起来会咳得比较利害,痰质浓稠偏白色。

顿咳

一般病患属于容易紧张者,面对压力时就会乾咳。西医是看为副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导致喉咙和气管痉挛。在中医方面则是肝气郁结。症状伴随口苦咽乾,或胸肋部位不舒服,感觉喉咙有痰黏着吐不出。

虚咳

久病也会造成虚咳,比如长期心脏病、三高或新冠长期症状都会出现虚咳。其症状是短促、没力度而且沙哑,很少痰,偶尔带有血丝,但不明显。

*咳不停就是新冠后遗症?

林仁吉医生指出,在西医角度,一直持续不停的慢性咳嗽,并不一定都是新冠病遗留下的长期症状,有可能是呼吸道感染、哮喘、期抽烟、慢性阻塞性肺、鼻腔后滴漏,或心疾病引发。

而且要注意的是,难以痊癒的慢性咳嗽,也有可能是潜藏着其他健康风险!他同时举出几个案例:

有个长期抽烟的病人,虽然已戒烟10年,但却持续咳嗽达两三个月。他检查后被确诊患有COVID,病情不严重,也不必进院治疗。当病情好转后,咳嗽却又持续了一两个月,在照 X光之下才发现肺部阴影,后续检查诊断他肺癌。

 一个是患有十多年乳癌的病人,持续咳嗽时,医生有怀疑是否癌细胞出现转移。进行胸部CT Scan发现肺部有阴影。后来拿她的痰去化验及抽血检查才发现她是肺结核(肺痨)。经传染科医生针对性服食了3个月的抗结核药物后,就完全康复了。

 还有一个年轻女子,中了两次COVID,咳嗽一直不好,没有其他病史,也排除了肺结核或肺癌的可能性。后来找上中医,详细询问病史后发现这女生是搞直播线上演唱,长时间讲话和唱歌及为了提神常喝咖啡,往往半夜四五点才睡觉。在中医角度,这类人容易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严重者容易造成喉咙痛、咽乾并导至咳嗽。这和内伤引起的虚咳很相似,因此我们为病人开了一些滋阴润燥的中药,再让她调整生活作息,结果两个星期就痊癒了。

 另外还有一名CEO,他原有鼻窦炎,COVID过后,鼻窦炎未曾好过,并咳嗽了一整年。耳鼻喉专科医生开了一些鼻子喷雾器给他,以让鼻窦消炎消肿。医生也认为他咳嗽是源自鼻窦炎引发的慢性哮喘,另外又开了一个吸入型的支气管扩张器,并叮嘱他必须长期使用,这令他感到很困扰,彷彿身患多种病痛似的。他转而来找中医求治,中医根据他的病情开了一些对症的中药,在结合西药再逐步减少剂量的情况下,医师特别建议他要常戴口罩。

 他服了中药再戴了两星期后告知,他的鼻窦炎症状已减少了50%。并提起其实在疫情时期被迫戴口罩时,他的症状很少发作,开放后不必强制性戴口罩反而经常发作。其实他有支气管过敏,在中了COVID后,让他原有的炎症变得更加敏感。而上班族一般都在冷气室内,室外却是炎热的天气,在室内外空气温差变化的情况下,鼻腔粘膜受刺激充血水肿,支气管容易出现痉挛而产生咳嗽。如果戴口罩就能减少空气温度变化的影响了。所以发生长期性的咳嗽,不能一竹竿把它归类为新冠长期症状,要考量很多不同细节引起的可能性。

 *咳嗽的治疗

 一旦咳嗽超过2个月,就属于红旗症状存在健康隐忧,因此应该尽快检查排除肺结核和癌症的可能。

 林仁吉表示,西医是根据病因来治疗,如果出现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就给予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如果哮喘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过敏性引起的就给予抗过敏药物,帮助消炎消肿。

 中医方面是根据类型做治疗,举例说:比如热咳就要开凉性的药,例如川贝或桔梗能化痰止咳,鱼腥草或夏枯草等也有清热作用。

 他指出,如今很多民众会私下去西药房买止咳药或化痰药,这些药物若在急性或亚急性咳嗽时,或者可以暂时派上用场,但却不能把病因找出对证治疗。如果是慢性咳嗽,最好先排除其他健康隐患。

 *民间方法

 对于缓解咳嗽的方法,坊间有很多迷思,一些人认为喝姜水有作用,一些人会在颈项搽风油,也有人认为咳嗽不宜吃鸡和鸡蛋,林仁吉医生逐一解说:

 有人认为喝辣辣的姜水能止咳。姜也的确有温肺止咳作用,生姜的药理还能消炎止吐止痉挛。但咳嗽有分寒咳或热咳等。如果属于寒咳就能改善症状,甚至也有人说吃了榴槤咳嗽就好了。这在西医比较难以接受及不可思议,在中医却可以成立,但并不建议病患这样做,如果患者不是寒咳而是热咳或燥咳,却去喝姜水吃榴槤,就有可能导至喉咙发炎,火上加油使得病情更严重。

 他指出,中医并没有说咳嗽不能吃鸡肉和鸡蛋,更重要的是其烹煮的方式。咳嗽时不鼓励吃刺激性或煎炸物,如果属于内伤类型的咳嗽,本身已有三高疾病,如果以煎炸方式烹煮就更不建议了,但若是蒸、炖或焖等,无论是鸡肉或鸡蛋都可以吃。

 至于用风油外涂在颈项喉咙部位,多少是有助缓解咳嗽,但却不能直接吞食或涂抹在口腔內的咽喉处。风油含有的薄荷脑成份,具有疏风清热的作用,可以减少敏感及止痒,但某些化学物质却会出现副作用。我曾有一个患者,由于咳嗽不能好,他就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把风油伸进嘴吧搽在喉咙内,结果食管受损,最后还导至胃溃疡。

 也有人建议吃梨子或罗汉果水,所谓药食同源,一般上或会有一些缓解效果,但回到根本,每个分型都有不同属性,食物也有不同偏性,在使用食疗方式前,最好先了解自己的病情是甚麽证型,如果不清楚,建议向合格的中医师咨询。

 *医生的建议

 *当有人咳嗽时,最好离开远一点。尤其是在密封的室内很容易感染。

 *咳嗽时要用手肘遮着嘴巴,而非用手掌,这样就不会把细菌或病毒遗留在手上,过后又到处触摸增加传染风险。

 *要有卫生意识,有咳嗽就要戴口罩,若有窗口就打开,以让空气流通。

 *即使本身没有咳嗽,出门到人潮密集的地方,也鼓励戴口罩,以减少感染风险。

 *要注意保暖,尤其上了年纪者,温差太大的地方就要特别注意。

 *在中医的角度,天气炎热的时候喝上有滋阴润肺去燥作用的淮山玉竹汤,或清热解毒的罗汉果汤,都是对肺部和身体养生不错的选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