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6年4月11日

新手孕婦

縱使如今已是21世紀,現代女性在職場上、社會上的地位也大大超越過往,但對於懷孕期間以及坐月期間還是存有解不開的迷思。

尤其是新手孕婦,縱然身處高職、社會身份高超,在懷上第一胎後,總是戰戰兢兢無所適從,不知該聽取長輩傳統的意見或是西醫現代化的見解?

懷孕及坐月期間的禁忌要如何解析?產前產後的狀況該如何護理?且看看蔡美寶醫生以下的一席談……


★產前護理~

●如何得知自己懷孕?懷孕多久才必需去看婦產科?

答:以前的女性懷孕9週或10週有了症狀才懂自己懷孕,如今的女性只要月經遲了幾天,就會買驗孕棒來驗,馬上就懂得是否懷孕了。

一旦得知懷孕,最好馬上去見婦產科,先作陰道掃瞄,以確認是宮內孕或宮外孕,若是子宮外孕,會造成爆裂,最快的爆裂期是懷孕6週。


●懷孕後一般有甚麼症狀?

答:懷孕分3個階段,12週為一階段。在懷孕初期(即12週內),最大的症狀是胃口改變,平時喜歡吃的已不喜歡,感覺胸部有一點腫脹。到了6週,清晨時會有 噁心。7、8週時,胃酸過多,會有心口脹、打嗝的情形,作悶作嘔的感覺會變成真正嘔吐。

如果有病理的,胃酸過多會變成胃酸倒流,吐到嚴重要進院。胎兒不穩會來紅,還可能會流產。在懷孕初期造成流產原因,90巴仙是胎兒畸形。

12周到24週屬懷孕中期,這時暈吐沒有了,胃口特別好,會慢慢增胖。13週到18週還是會有流產的可能,原因也許是受到細菌感染,或宮頸張開。一些孕婦在24週左右會有水腫現象,那是由於子宮太大壓到靜脈,血液不能倒流造成水腫。

第3期是24到36週,這階段通常已很穩,沒甚麼問題,只是等待嬰兒出世。若會流產,一般是屬於早產或胎盤前置,或有高血壓及糖尿等病理。


●如何克服或舒緩暈吐及抽筋現象?

答:頭暈是不稀奇的,懷孕時身體會有一種叫「孕酮」的荷爾蒙,使子宮放鬆以讓胎兒長大,但也會使血管擴張,血壓就降低,一般睡醒後站起身,血液很慢才上到腦袋,因此會有暈眩感覺,所以孕婦不應該一醒來就站起身走動,睡醒坐在床上4、5秒,再站起來等4、5秒才走動,讓血液來得及循環到腦部。

暈眩除了是荷爾蒙變化造成,另一原因是由於作嘔,進食得不好也不夠,血糖低就會暈。要少吃多餐,保持血糖就沒問題了。

嘔吐方面是由於胃酸過多,解決方法是戒食,不能吃酸辣及含咖啡因,其實除了咖啡與茶,巧克力也有咖啡因,因此milo及熱可可也會導至胃酸多,就會嘔吐。不要逼自己吃正規食物,也不一定要每天吃飯,可選擇麵條或麵包,只要有東西裹腹就夠了。

我不建議病人吃藥來舒緩,最好採用自然方法解決,一些孕婦認為吃酸梅能止嘔,其實酸梅也是酸的,吃太多也會造成胃酸,如果含一小片讓嘴巴舒服還可以。

懷孕20到24週才會有抽筋問題,一般發生在小腿肌肉,那是身體缺鈣,一天要吃 600克鈣片,按摩沒作用的。如果服食了鈣片還是抽筋,並且都是半夜或清晨抽筋的,就是肌肉對冷比較敏感的現象,那時就要保溫,蓋被或穿長襪。


●懷孕期間是否想吃甚麼就吃,或一定要根據營養進食?有甚麼禁忌食物?需要另外服食營養輔助品嗎?

答:前12週想吃甚麼就吃甚麼,這階段的寶寶,長度只有1公分,不需要特別的營養;12週過後,體積可能是 4公分 ,隨便吃甚麼他都能攝取營養。

懷孕中期就要開始講究營養及維生素,食物要平衡,水份一定要充夠,要多吃含纖維食物以幫助消化,懷孕中期很多孕婦有便秘問題。20週時要注重蛋白質,這時期寶寶在長肌肉,最好的蛋白質是雞蛋,再者是魚肉、雞肉、紅肉及黃豆。另外還要有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即澱粉類,例如米飯、麵食及薯類。如果第3階段有糖尿問題就要減少碳水化合物,因為那會使糖尿惡化。

西醫沒有冷或熱的食物概念,因此也沒有所謂的禁忌食物,即使西瓜、黃梨或薏米水都不會有影響。

至於營養輔助品,我提倡省錢,這些不需要額外增加,一般去產檢時,醫生都會配給。如果真的要吃,也得看吃些甚麼,維生素B及C多吃也不用緊,排尿時會排出來,如果是維生素A、D、E及K,吃過量就會儲存在脂肪內,造成維生素中毒。但這種現象也很少,畢竟懷孕只是幾個月,問題不大。


●生病是否不能亂吃藥或成藥?適合華人傳統式的進補嗎?

答:前 12週是寶寶成長期,手指、耳朵、眼睛各器官都未完全成長,生病吃西藥一定要問過醫生,中藥最好不要吃,畢竟我們不清楚其成份及含量,也暫時不要服用有藥材的進補食物。12週後過,寶寶各器官大致上已成長完全,可以直到那時才來進補。我相信華人幾千年來的進補食物應該是沒問題的。


●衣著要如何選擇?是否適合進行房事?


答:穿著方面以舒服寬鬆就可以,內衣要選運動乳罩,沒有鐵線的,因為乳房會在懷孕期間增大一至兩個size,如果還是穿一般的乳罩會很不舒服。

在房事方面,老外從懷孕第一天到生產都照樣進行,亞洲人就比較保守,前面3個月會避免,因為亞洲人的概念是12個月內胎兒還不穩定,要到第4個月才會進行房事。其實是無所謂的,12周前,腹部很小,子宮都被盆骨保護著;12週過後,子宮上到腹部,這時就要採用男下女上的方式,避免壓到腹部。但如果有來紅就要避免房事,或是胎盤前置也不能行房。


●懷孕期需要運動嗎?

答:運動很重要,第一要培養氣魄,第二要鍛鍊下腹、臀部和大腿的肌肉,最好的運動是游泳,因為游泳是飄浮在水上,不會弄傷關節。如果是旱鴨子就做快步走,走到會喘會流汗那種,每天15分鐘就夠了。

職業婦女沒時間運動,也可以爬樓梯,穿運動鞋來爬,過後再換回高跟鞋工作,大概爬六層樓就夠了,除了能訓練氣魄,也能強化心臟。另外,學瑜伽也能從中學習如何呼吸來訓練氣魄與鬆筋。

●有甚麼禁忌?是否不能搬家、裝修、釘釘子,懷孕未滿四個月不能被拍打肩膀?也不好使用電腦或手機含幅射物品?

答:民間的禁忌都是迷信,西醫是不相信這套的,即使做了、發生事也只是湊巧,這些都沒有科學根據。別的種族也是照樣搬家、照樣釘釘子都沒問題,只是孕婦不要去幫手、太操勞的不要做就是。

很多孕婦或產婦不敢用手機或電腦,怕受幅射影響,幅射是有,但電波很短,發射不到幾公分就消失了,所以即使使用電腦、電話及看電視都沒問題。


★產後護理~

●坐月子期間的飲食該如何選擇?

答:華人坐月子也有很多迷思,有個奇怪的現象,華人要哺乳,十個有八個沒有奶水,馬來人印度人卻很多奶,原因在於家長及陪月婆都不讓產婦喝水,只能喝紅棗水,產婦本身都脫水了,如何還能生產奶水?我 95巴仙的病人成功餵奶,我告訴她們,如果家長不允許喝紅棗水之外的水,就加水參下去喝。要餵人奶,每天一定要喝上 兩公升半的水才行。

哺乳的媽媽要特別照顧營養,因此水份要多,也要比較高的卡路里,進食好的蛋白質。雞酒或薑的傳統坐月食品可以吃,廊酒也可以喝,但要選時間,最好一餵完奶馬上喝,過了兩三個鐘再次餵奶時,奶裡所殘留的酒精不多,寶寶喝了也不用緊。

中藥品就要小心,因為很多產後補品是讓血稀化,吃中藥的產婦,惡露很多,沒吃中藥的很快停血。民間相信產後一定要把骯髒的血排淨,他們認為生產後沒排血就不好,這是錯誤的觀念。骯髒的血(惡露)會自動排出來,吃中藥把血弄稀當然會流更多血,但那些都是冤枉血,是白流的,嚴重的話或會造成血崩。待子宫收縮到七七八八後,才來進補倒是無所謂,那時就不會有血崩的危險了。


●如何快速有效的回復身材與健康?需要做甚麼運動或適合按摩嗎?

答:哺乳可以瘦得很快,如果餐餐餵人奶沒有參牛奶,兩個月內,脂肪已去到七七八八,因為哺乳是很操勞的工作,幾乎每兩小時要起身餵哺一次,不能好好休息;哺乳時,體內卡路里運用得多、燃燒得快,身體也會消瘦。沒哺乳的,惡露會持續到6週,有哺乳的,第二週開始減少,第三週就乾淨了,而且子宮會收縮得比較快。

女性在產後不只腰圍增大,皮膚也會寬鬆,但一般會在6週內收縮及回復,一旦6週過後還存在的(脂肪),就要靠運動了。尤其沒哺乳的更要積極做運動。少吃可以避免再胖,運動則能減少脂肪並讓皮膚回復緊繃。一般最普通的運動是,把肚臍作分界線,肚臍以上做仰臥起坐(sit-up),肚臍以下做提腿運動,另外跑步也不錯。

按摩不是很鼓勵,曾有個個案產後坐月子期間被按摩到血崩,搶救時,無論甚麼藥都沒有效,最後被逼割除子宮,發現整個子宮都是黑青的,腹腔的氣膜也是黑青的,後來問她才知是按摩造成的。如果只是按摩肩背、手腿是可以的,生寶寶是很累的工作 ,若按摩的目的是鬆弛肌肉及關節是應該的,但按摩子宮就不鼓勵,因為坐月期間子宮還是很大,出力按壓下去還是會有危險。


●坐月期間有何禁忌?是否不能洗頭及碰冷水?甚麼時候才可以進行房事?

答:不能洗頭碰冷水是沒有科學根據的,馬來及印度產婦在產後睡了一覺就馬上沖涼。產後保持清潔是很重要的,血跟汗都是細菌的食物,產後惡露多又不保持清潔,尤其有傷口的,發炎的機會就很高。

在房事方面,惡露完畢就可以進行了,通常是6週過後。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必需避孕,由於哺乳期間不會來月經,但如果以為哺乳期沒有月經就不會懷孕,那是大錯特錯,沒來月經卻照樣會排卵,通常在產後三個月就開始排卵,所以要很小心。即使想要再生多一胎,也不是這個時候,那時身體還未完全康復,精神和壓力還未回復正常,跟寶寶也還未適應,建議最好休息9個月或一年後才來嘗試第二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