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貝才出生幾天,可是皮膚卻逐漸發黃,甚至連眼白都變黃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啊?這情形往往令新手父母焦慮萬分,不知愛兒身上發生了甚麼事。
其實這種現象非常普遍,這就是新生兒黃疸,那是由於肝功能未健全,加上紅血球新陳代謝較快,使膽紅素增高,才會造成皮膚及眼白發黃。
新生兒黃疸是否需要醫治?不治理會有甚麼後遺症?病發過程會持續多久?會不會損傷器官或有生命危險……?且看吳明來醫生的剖解。
●甚麼是黃疸病?也有被寫為黃膽病,它和人體臟腑的「膽」有關嗎?新生兒黃疸與成人黃疸類同嗎?
答:黃疸病是指血清中的膽紅素含量過高,導致皮膚、鞏膜(眼白部份)及 黏膜等組織發黃的現象,它和「膽」沒有關係。
一般新生兒黃疸都是生理性的,屬於過渡期,短暫的時間內就會消失;兒童及成人黃疸都是病理性為多。
●甚麼原因造成新生兒黃疸病?
答:有兩個原因造成,其一是,紅血球因新陳代謝被破壞,就會釋放出膽紅素。成人的紅血球壽命是120天 ,新生兒比較短,大概90天左右就會因新陳代謝的自然現象被破壞,由於新生兒的紅血球數量高過成人,產生的膽紅素也會高於成人。
另一原因是,新生兒的肝功能未成熟,不能理想的把膽紅素加工後排出,累積在身體,就造成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否也有分為生理性與病理性?
答: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是很普通的現象,幾乎每個嬰孩都有,並且是短期的,過了一段時間就會自然好;病理性是基因或其他因素造成,不會自動消失,是一種疾病。
造成病理性黃疸的有很多原因,例如接生時不小心受傷導致有瘀血、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肝功能被破壞、天生膽管阻塞,又或者是遺傳病如 G-6-P-D 缺乏症(俗稱蠶豆症),或接觸到某些藥物使發生溶血,還有就是血型方面的影響,例如媽媽是 RH陰性,如果孩子是 RH陽性 ,就會造成溶血症,紅血球會被破壞,就會增加膽紅素。
●黃疸病有甚麼症狀?一般病發過程多少天?
答:最顯著的症狀就是皮膚發黃,從頭部開始黃下去,當腳板也呈黃色,就算是最嚴重的階段。
新生兒大多數是生理黃疸,最遲兩星期左右就會消褪。一般來講,出生第2天開始見黃,第5到第7天是高峰期,第10到第 14天就消失。
另有一種生理黃疸叫「母乳性黃疸」(breast milk jaundice) ,即嬰兒全程由母親哺乳的,一般在出生第4天發黃,但卻會延到3個星期甚至長達12個星期才完全消褪,原因不明,只被認為是母乳中某種因素會影響膽紅素增加,或影響肝排出膽紅素的功能。
生理性黃疸除了渾身發黃,嬰兒就如常一般,不會有其他症狀或不舒服;至於病理性的黃疸,一旦膽紅素指數很高,就會造成嬰兒疲倦、昏昏欲睡、一直哭鬧(且是高分貝的)、肌張力異常(手腳僵硬)以及沒有胃口。若嬰兒有這種情況又不確定是生理或病理黃疸,就要詳細檢查,看看肝有沒有腫,是否有貧血或瘀血等等。
●甚麼族群比較多?若是皮膚黝黑的,如何從表面斷定?
答:比起其他族群,大至上亞洲人會比較多。
如果是膚色黝黑的,例如印裔,可觀察嬰兒的眼白、手掌與腳板,如果檢查後還不能確定,那就得驗血檢查膽紅素的指數,驗血才是最準確的。
●如何治療?是否可以靠曬太陽來消除黃疸?
答:治療方面最普遍是光療,一般在醫院進行,如今也有人在家自設光療箱,如果風險性不高的是可以在家做,例如足月出世的嬰兒、喝奶沒問題、父母又有信心可以自行照顧的,至少母親與嬰兒不必分開;在醫院進行就有護士照顧,而且可以不時驗血,看看膽紅素是否有降底。
不能使用陽光,太陽有很多紫外線,而且太遙遠,一般光線距離與嬰孩不能超過20吋,而且要採用波長420-460NM 的藍色熒光燈,溫度不能太高或太低,照光時間長短要看膽紅素的指數而定。
光療主要是把膽紅素降低,同時把膽紅素轉換為不會侵犯頭腦的物質,以免破壞神經線、形成核黃疸,嚴重的話就會有生命危險。但現代醫學發達,很少會發生這種情形,除非住在偏僻地區來不及醫治。
光療是最基本的治療,如果採用光療還是不能把膽紅素降低,就得採用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這主要是針對溶血症(即母親與嬰兒的血液對抗造成溶血),幫助減輕抗體侵犯紅血球。
最後的措施就是換血,這已去到非常嚴重的狀況,但如今這種情況也很少了,光療已很先進,一般採用光療就能控制病情。
●是否能採用民間療法?例如以草藥洗澡去黃疸?
答:民間療法沒有科學証明,我們不能知道其效果,而且某些中藥對一些病症是忌禁(例如蚕豆病),不知情之下,用了反而會使紅血球被破壞,更提高膽紅素指數。
另外也有一些父母採用草藥煮成黃色的水給嬰兒洗澡,這些草藥水把皮膚染得更黃,會使醫生混淆,誤以為黃疸很嚴重,驗血之後才知道不是那麼高,只是皮膚被染黃吧了!所以盡量不鼓勵採用。
●若不治療是否會自然好?或會有甚麼後遺症?
答:大部份生理黃疸是輕微的,多數不需要光療,若是父母不能確定,最好帶去給醫生檢查。
如果超過期限還不會消褪,就有可能是病理黃疸。又或者嚴重到腳板都變黃就要小心,膽紅素其實是一種毒素,過高的話會破壞腦神經線,造成核黃疸,使頭腦損壞,有智力障礙、痴呆、抽搐,也會破壞聽覺導至失聰,還會造成生命危險。
其實生理性黃疸多數沒有危險,只是要讓嬰兒多喝奶,無論是母乳或奶粉,要有充份的奶水就能幫助排泄膽紅素。由於膽紅素被肝臟處理後會去到腸道,如果沒有奶水讓它排泄,就會被吸收回去,使膽紅素再次提高,這是一種肝腸巡環。
●是否能預防?
答:若是生理黃疸,那是過渡期的,不能預防;如果病理黃疸,在新生兒驗血時,可驗出是否有蚕豆症或甲狀腺功能失調(也會造成膽紅素增高),若是失調,可服食藥物不讓惡化。
現代孕婦也有打 B型肝炎,有足夠的抗體,如果感染到也不會造成胎兒肝發炎,進而有黃疸病。
我們都有給父母勸告,如果黃疸的時間過長,要觀察嬰兒的大小便,因為有一種現象是膽管阻塞,膽汁不能排去腸道,大便就不會呈黃色,而是呈淺黃或米白色,而小便卻是茶色的,這些都不是好現象,也有可能是膽管阻塞,要盡早發現,盡早開刀治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