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6年11月25日

脂肪肝

早在約廿年前,「脂肪肝」一詞並不普遍也不被重視,縱使病患被檢查出有脂肪肝,醫生也會認為無大礙,並不知其嚴重性。後期由於太多病患在沒有喝酒也非病毒性的情況下發生肝硬化,研究所得,始知「元凶」是脂肪肝,因此近十年來才廣被認知。

脂肪肝也和一般富貴病的基本原因相同,都是營養過剩而且缺乏運動,經過長年累月所累積而成。

目前脂肪肝是世界公認的慢性肝臟疾病最常見的原因。在大馬,它也正嚴重威脅著國人的健康,且讓陳華強醫生為我們講解多一些脂肪肝的知識吧!

●甚麼是脂肪肝?是否有分很多種?

答:脂肪肝(fatty liver)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 俗稱「肝包油」或「油包肝」,也即是肝臟內有肥油。

脂肪肝大致上分成兩大類,即「酒精性脂肪肝」與「非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脂肪肝:
所謂酒精性脂肪肝,即和喝酒有關。若時常且大量的喝酒,日久就會形成脂肪肝。一般來說,男性每星期攝取超過21個unit、女性每星期攝取超過14個 unit就算是超量了。(啤酒一杯500ml是2 unit,紅酒一玻璃杯是1 unit,色酒一shot(相等50cc)即1個unit)

通常病人來做掃瞄,如果患有脂肪肝,我們都會向他了解是否有喝酒的習慣,如果一星期有喝超過上述份量,就算是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
也即是和喝酒無關,通常卻和代謝綜合症有關係,即患有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等等。很多病患是先有脂肪肝,再患上這些慢性疾病的。如果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壓 或高膽固醇,很大可能是有脂肪肝。糖尿病患者有 50巴仙是有脂肪肝的。

無論是酒精性或非酒精性形成的脂肪肝,成果都是一樣。即使抽取細胞來檢驗,都不會看出分別。

●造成脂肪肝最大的因素是甚麼?和年齡及性別有關嗎?

答:若非酒精性,一般都屬於營養過剩,尤其攝取了很多熱量,卻沒有被消耗,日久就堆積成脂肪肝。

其實兒童也會有,如果進食多過需要,吃得很豐富又缺乏運動就要小心。由於脂肪肝而造成肝硬化的患者,最小可以是 12或13歲。

另外,很多開始步入社會工作的年輕人,大概 二三十歲就有這問題,因為坐在辦公室的時間長,沒有運動卻大量的吃,日久也會形成。年紀越大,幾率就越高。

通常是男性較多,因為女性有來經,有雌性荷爾蒙保護,可是一旦停經之後也會很快面臨。 

●脂肪肝是「吃」出來的?如何調整飲食?


答:它是與飲食有關,吃太多營養過剩,或吃不多可是盡吃不健康的,例如煎炸物、高脂、高糖或高熱量的食物,都會有這問題。

飲食方面提倡高蛋白質、高維生素、低糖、低脂的飲食。盡量不要吃或少吃動物性脂肪和甜食。要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纖維素的食物,睡前不要吃夜宵。如果有了脂肪肝,繼續大量的吃,或吃不健康食物,很快就會造成肝發炎。

根據統計,馬來人和印度人患脂肪肝比較多,相信除了遺傳基因,和飲食也有關,他們的食物一般比較多油,而且含糖量高。

●脂肪肝也與肥胖有關?是否能用「抽油」方式去掉肝臟的脂肪?

答:和痴肥有關,大馬在亞洲是其中一個痴肥國家,根據統計,我國約有20-30%成人有脂肪肝。如果一個人肥,有脂肪肝的可能性很高。正常的BMI(身體質量指數)是23,若BMI超過30,得到脂肪肝的巴仙是 70-80%。

脂肪肝的「油」是在肝裡面,因此並不可能抽,只能靠飲食方面的改變與運動相配合。

有些人以為吃藥就沒問題,照樣吃不健康的食物以及不運動,但肚腩越來越大,因此一定要減重與堅持運動,至少能減少肝發炎,繼而減低肝硬化。

●脂肪肝會造成怎樣的影響?有何症狀?


答:若只是脂肪肝而沒有發炎,問題是不大的。只是時日久了又沒去照顧,就會使肝發炎,一旦發炎就會在肝臟形成疤痕,疤痕多到某個程度,就會造成肝硬化,接下來會使肝衰竭,嚴重的話就會有生命危險,或可能形成肝癌。

有脂肪肝的人,即使肝沒有發炎,但得到糖尿病的幾率會高一點。另外,有了脂肪肝也比一般人容易患上高膽固醇、高血壓以及心臟病。

有脂肪肝甚至肝發炎都沒有症狀也不會痛,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也不會去留意。一旦有症狀,已屬於嚴重的階段了。一般肝硬化後,患者在初期會疲累,通常去到肝嚴重硬化時,就會有眼睛及皮膚發黃、腳腫、腹部腫脹以及吐血(食道靜脈瘤或靜脈曲張破裂)的情況,甚至感覺疼痛去檢查,才獲知患上肝癌 。

在吐血方面,由於肝硬化造成靜脈的血流阻力增加,血液不容易回到肝臟而另尋其他通道,例如流轉到食道或胃,使得該處血管膨脹起來,形成靜脈瘤。膨脹的靜脈鼓起突出於食道或胃當中,由於靜脈瘤管壁薄,容易破裂、併發大出血,因此成為肝硬化常見的併發症。

●要如何得悉患有脂肪肝?

答:只有通過醫藥檢查才能得知,比如做例行健康檢查,又或者剛好去進行掃描。它不能從外表看出,除非是有眼睛皮膚發黃、腳腹腫脹及吐血症狀,但那時已是很嚴重無可挽回了。

一般的檢查程序要通過 超聲波(Ultrasound)或活片檢查(Liver Biopsy)。而目前最先進的則是採用肝纖維掃描(Fibroscan),這種掃描與超聲波相似,可以顯示肝臟的疤痕,而且屬於非侵入性檢查,能準確得知肝纖維化的程度,有助預防病情惡化。

●能根治嗎?

答:一旦得知有了脂肪肝就要正視,發病前是可以治療的,即使已有肝發炎,只要改變飲食與生活習慣、積極運動、減輕體重,一段時日後就可逆轉。發炎了也可以變成沒再發炎,肥油可以減少,發炎留下的疤痕也會消失。一旦不再發炎,沒有了疤痕,肝就不會硬化,健康也恢復正常。

如果一旦肝硬化,就不能「回頭」了,也即是沒辦法根治,只能進行支持性治療,例如腳腫或腹部水腫,除了少吃鹽,也可以藉服藥來排出水份與鹽份,以減輕腫脹。若是吐血,就採用內視鏡進行血管 「結紮法」,即利用醫學橡皮圈套住靜脈瘤底部並綁住以止血。

此外,病患每3到6個月要驗血及掃描以防肝癌。

一旦肝硬化嚴重,生命期也會縮短,一般來說大概是6年左右,在這期間可能會癌化,也可能造成其他併發症而有致命風險。當然,如果有悉心照顧(改善飲食與勤作運動)就可能把壽命延長。

●脂肪肝造成的肝炎和A型、B型或C型肝炎有關嗎?如何預防?


答:它和那些病毒造成的A、B、C型肝炎沒相干。在西方國家,尋求治療肝病的已不再是A、B、C型肝炎,反而是脂肪肝形成的慢性肝病最為普遍。大馬如今也已較少見到 ABC型肝炎,脂肪肝性的肝炎則越來越多。

以前醫生不知為何病人會肝硬化,因為那些病人既沒有B肝炎C肝炎,也沒有喝酒,如今知道了,大部份是脂肪肝造成。早在十多廿年前已知有脂肪肝,但卻不知其危險性,醫生也覺得沒甚麼,叫病人不必太擔心,如今則了解到,脂肪肝若發炎,日久就會導至肝硬化!

脂肪肝的問題會越來越嚴重,大馬人超重者已越來越多,糖尿病、高膽固醇患者也日益增加,患脂肪肝也會越來越多。

它是沒有症狀的,有症狀已很遲。如果身體超重、有 糖尿病或高膽固醇,就要去檢查是否有脂肪肝。最重要得注意飲食與運動,不要進食過量,每天運動至少半小時。即使沒脂肪肝都要注重,因為脂肪肝是累積性的;若有脂肪肝就更加要注重調節飲食與運動,以免使惡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