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2年2月9日

為身體去舊迎新大掃除

新的一年來到,萬象更新。不僅屋子要大掃除,幹幹凈凈好過年。人體也應該要大掃除,把“廢棄物”去除,為身體去舊迎新過好年。

*人體兩大廢棄物

人體內的廢棄物是些什麽?營養及中醫藥講師藍妍敏指出,從中醫角度來看,體內的廢棄物分成兩類:其一是“痰濕”,其二是“瘀血”。

※痰濕

*用西醫角度來說,痰濕就是體內囤積了排不出去的水。也稱水份滯留。

*如果水份積在下半身,就會造成一般人所謂的腳水腫。但並非只發生在下肢,也會發生在手、臉及身體其他部位;一些人早上起來臉部有點浮腫,活動一兩個小時後又會消失;當發生在上肢,戴手表或戒指時會較緊,過後又恢復了;另一種常見癥狀會感覺身體疲累、很沈重不想動。

*一般常見於亞健康的人身上。

※瘀血

*西醫角度來看,瘀血是指血液循環不良,或流動速度太慢,不能發揮正常功能。

*由於血液不能正常循環,因此也囤積了很多骯臟物質。

*現代人常見的三高,特別是膽固醇和血脂肪(三酸甘油脂)。也和瘀血脫離不了關系。因此在中醫的觀點裏也被列入廢棄物裏。

這就是現代人長時間不良生活累積下,對健康帶來威脅的兩大廢棄物。

*造成廢棄物的因素

身體內的廢棄物是如何形成的呢?藍妍敏表示,主要是受到睡眠、情緒、飲食和生活作息影響。

“我們可以把身體想像成一個化學工廠。每天吃進的食物,工廠會把有用的物質從中抽出,再制造成我們身體所需的營養。沒用的就變成糞便排出去。這整個過程稱為新陳代謝,但新陳代謝會受到多方面的影響。比如睡眠或情緒。一些人在進食時會一邊吃一邊罵人發脾氣,或一邊開會講電話,又或在緊張情況下進食。這樣的情形就會影響身體在消化和吸收食物以及制造有用物質的功能。因此在生產過程中,制造出的往往只是半成品而非我們身體所需的。這些半成品不能被身體所吸收和利用,最終就會堆積在體內形成廢棄物。”

藍妍敏指出:通常廢棄物都是針對身體而言,但有一處經常被忽略的部位就是腦部。大腦白天得應付很多生活中的大小事,在高度運作情況下,腦細胞就會產生很多廢物。當晚上睡覺時,大腦就會把廢棄物清除。如果睡眠質量不佳或是時間不足都會影響腦部廢棄物的排出。此外睡眠還受到生活作息、情緒與壓力的影響。波動過大的情緒會使睡眠質量下降,處於壓力下的生活模式也直接影響睡眠質量。”

“因此現代愈來愈多‘怪病’的發生,通常都和腦神經系統有關。比如各種精神疾病、憂郁癥、躁郁癥,再來就是腦神經退化性疾病比如柏金遜癥、老年癡呆癥、漸凍人等等。這些都是神經系統退化不能發揮正常功能所導致的疾病。很多科學研究顯示上說,在老年癡呆病患腦中發現的〝澱粉樣蛋白〞物質的沈澱,這就是大腦內的廢棄物長時間沒被清除累積下來造成的。”

*如何去舊迎新

要讓身體去舊迎新,最重要還是回到根本。

藍妍敏表示,在“去舊”方面,可通過一些中藥物幫忙去除體內多余的水份和減少痰濕,促進血液循環,避免瘀血。如果癥狀明顯,比如有慢性病或感到不適,可找中醫看診開藥。如果只是一般想去除體內廢棄物,也可透過食療藥膳來改善。但要經常在正確的飲食情況與情緒良好的作息下,才能發揮長時間的作用。

在“迎新”方面就要在飲食和作息上有所調整。她表示,健康最前提是睡眠。在有良好睡眠的情況下,維持健康的其他因素就是飲食和情緒。在飲食和情緒穩定的情況下再去運動,才能幫助健康;很多人認為除了飲食外只要運動就可以保持健康,事實上在不適當的飲食習慣下,進行運動鍛煉是無法促進健康。在睡眠不好或有壓力的情況、又或者飲食不正確之下去運動是很容易傷身的。

除了確保要有充足的睡眠,她指出,21世紀最好的藥物是“食物”。

“在我的臨床經驗和知識背景裏,食物比藥物重要得多。我們一日三餐,藥物再怎樣吃也比不上食物的量。食物對身體的影響很大,我比較提倡吃原型食物。如今的食物有太多加工品。比如雞肉和炸雞塊在質量上是不同的;吃魚丸魚餅或吃一條新鮮的魚,營養成份也不一樣。加工及保健食品中的營養素都是從食物中粹取出部分營養素而非全部,此外食物中還有很多未知物質,雖然不是營養素但能幫助營養素吸收,因此從保健品以及加工食品中攝取的成分,在身體中發揮的功效是很有限的。”

“現代新的營養醫學觀點建議要盡量少吃加工食品而多吃原型食物。要花時間金錢去吃原型食物及去烹調。並非花錢去買加工食品或半成品、用方便的方法去解決我們的三餐。”

另外就是要經常運動、散散步。穴位按摩則推薦足三裏,它特別針對消化系統。

*增添新觀念

在新一年要如何為身體做好準備?那就得要增添新觀念了。藍妍敏列出一些生活作息的誤區,並提供新觀念來改善。

※水是重要的營養成份

*一般人對營養成份的概念不是維生素就是礦物質或蛋白質,往往忽略了水份也是最重要的營養成份。

*人們很習慣喝“飲料”而非“白開水”。其實身體最需要的卻是白開水。

*以前的建議是一天8杯水包括湯和其他飲料。但如今觀念不同了。這8杯水並不包括食物裏的水或其他液體,而是正真的白開水。

*一天最少要喝1200cc-1500cc以上的水份。可用保溫瓶裝著帶在身邊。不管有沒有口渴都要喝。

*如果水份足夠就有助把體內的廢棄物排出。一些高血壓患者特別是中老年人,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喝水不夠。

*很多人不喝水是基於幾個原因:

1.口渴喝了水還是渴,就像沒有喝到水。

2.不喜歡喝水,因為一喝水就要上廁所。

3.不覺得口渴,認為自己不需要水就少喝。

在緊張的生活壓力下,大腦的“渴神經”經常處在遲鈍狀態。即使身體很缺水,但卻感覺不到口渴需要喝水。尤其上班族,有時開會發表一兩個小時都不會口渴。其實應該要有意識提醒自己多喝水。

喝水後一直想上廁所有幾個原因。較常見是身體吸收水份的功能出現問題。不能吸收水份,所以喝下去直接變成尿液被排掉。很多人嫌要經常上廁所很麻煩就幹脆不喝水。要改善這種情況,可在水裏加一些巖鹽或海鹽(500cc的水放一個綠豆大小的鹽量即可)。這些鹽含有豐富礦物質,可幫助身體吸收水份和分布。

※多去傳統菜市采購

*要買更有營養的食材就要花時間去傳統菜市。

*食材的新鮮程度取決於它的水份。食物愈新鮮水份就越多。同樣斤兩的一把青菜,你會發覺在超市買的通常較多,傳統菜市買的較少。因為傳統菜市的比較新鮮未脫水, 含水多就比較重。

*不建議一次過買大量新鮮食材放進冰箱,存久了會脫水。最好現買現煮。

*天然食材是不能存放太久。但不鼓勵為了要存放很久而買加工食品。加工食物會添加某些東西去延長食物保存期限,可是食物中的營養成份卻依然會減少甚至消失。

※不要隨便喝涼茶及進補

*不要有事沒事都喝涼茶。基本上它並不能增強抵抗力。它可以在身體發熱氣的情況下喝。如果沒事不要隨便喝,因為它對人體的消化系統不太好,喝過量就會使身體變寒涼。經常骨頭酸、怕冷並容易頭痛。

*即使熱氣也有分肝火、心火或肺熱,要針對性來喝。有些涼茶是清心火,有些則是清胃火。如果不理解的情況下隨便喝或喝過量,可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沒有事也不要隨便進補,補錯了會發熱氣。

*不建議常吃營養輔助品,最好攝取天然食物中的營養。真的要吃就選擇最低劑量。本地人習慣吃熱騰騰的食物配冷飲,其實這對脾胃有很大影響。一旦消化系統不太健全,吃營養輔助品就很容易發熱。

*食療藥膳的建議

藍妍敏表示,過新年吃得比平時多和較忙碌是無可避免的,唯一要註意的就是要有良好睡眠及不熬夜。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很多人都想增加免疫力,其實只要睡得好就是很大的關鍵。

在食療藥膳方面,她推薦海帶湯和大骨湯。這兩者都有助促進睡眠和增強免疫力。

“鎂是人體裏的微量元素,有助促進睡眠。它在一般食物的含量並不多,唯在昆布及海帶類含量最豐富。因此建議以大骨熬煮海帶湯。一兩個星期喝一次即可。”

“大骨方面可用豬的腿骨、羊骨或牛骨都可以。最好帶有關節的筒骨,再放一些帶肥的豬肉更好。配料除了昆布(海帶),也可另行搭配蓮藕、老黃瓜、青蘿蔔。具有清熱退燒和消炎功能;甚至可搭配藥材比如黨參、茯苓、山藥、芡實或黃精等。能增強抵抗力也有安神作用。”

她建議在熬湯時一定要放天然釀造的米醋及米酒或花雕酒。尤其是米醋,只需1-1.5茶匙,就能幫助釋放骨頭裏的礦物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