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6年5月14日
焦慮症
人人都會有面對焦慮的情況。精神專科醫生余安麑說,適當的焦慮是好的,是一種推動力。但若過量,就會形成病症。
大馬的焦慮症患者有5-10巴仙,即100個中有5-10個。這數據是指有接受治療的,還有很多不覺得自己有問題。皆因大馬人對焦慮症的認知非常低,不到嚴重程度都不會去治療。而且也排斥看精神科。
其實人體各器官會生病,腦也會生病。焦慮症是一種可以治療的疾病,既然能靠藥物療癒,又何必讓自己活在焦慮的痛苦中呢?
●焦慮的定義是甚麼?
答:個人遭遇到威脅時而產生的一種模糊不安、害怕擔心的情緒反應,並常伴隨身體症狀如腹瀉、頭痛、發汗、頻尿、頭暈及呼吸急促等自主神經系統的反應為主。
「焦慮」其實是每個人與生俱來且賴以生存的一種技能。假若一個人完全不會有焦慮的感覺,基本上是沒辦法生存。
「焦慮」,則可以視為問題解決過程的第一步。
例如動物對環境的警覺性,一旦感到周遭有可疑的東西,就會有焦慮感且馬上警覺起來,並作出兩種可能性的反應。如果對方體積較小,就要準備抵抗;如果對方很大或有危險性,就得準備逃跑。這時全身都會進入備戰狀態或伺機逃跑。同時也會伴隨生理上的反應:胃口 開始縮小不吃東西,心跳開始快速,呼吸開始急促,肌肉也開始繃緊,血液集中在肌肉以作隨時奔跑或戰鬥……這些都是生存的技能。
●若說焦慮是「必需」的,何以會成為一種病症?
答:適當的焦慮是好的,也是一種推動力。但若焦慮過多,把很小的事放大,或根本不存在任何危險的狀況也覺得很焦慮,繼而影響日常生活作息,那就成為一種病態。
可從一個應力曲線(stress curve)圖表上看出焦慮的壓力(stress)與性能(performance)對比。這個圖表分為綠、黃、橙、紅4種顏色。
綠色代表完全沒有焦慮表現,處在悠閒狀態,因此性能不活躍。黃色是代表有適當的壓力,性能也是最恰當的狀態。但是,若過多的焦慮達到頂點並感覺疲累時,就要擔心會去到橙色部份,那時就會感覺精疲力歇,而性能表現也就開始下降(通常在這階段就得注意,一定要設法讓自己放鬆)。一旦沒有得到釋放,焦慮過於嚴重,最後去到紅色狀態,在充滿焦慮、生氣與恐慌的情形下,性能就不能執行,讀書讀不好,工作做不好,不能吃也不能睡,一整天處在焦慮狀況,影響了日常的生活作息,最後就崩潰了。
當焦慮成為一種病(焦慮症)的時候,指的即是紅色這群。
●焦慮症共分為多少種?
答: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s)較常見的有以下種類:
*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通常患者以兒童為多,一般是為了要離開依附對象(通常是母親)而產生過多的恐懼或焦慮。例如要離開母親去托兒所或上學。一旦得知必需分開,就會反復出現焦慮狀態。同時擔心離開後,這個依附對象(母親)會生病、受傷或有意外,甚至永遠分離,就再也見不到她。
這類兒童或許曾經歷過分離,例如父親病逝或意外死亡後,即有這負擔,害怕母親也會離去,只剩他一人。想到要離開,焦慮症狀就會發作,覺得頭痛、胃痛、惡心、嘔吐,晚上還會發惡夢。
*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
也是兒童為多。明明說話功能正常,在家中和父母及兄弟姐妹交談都沒問題,一旦去到社交場合(學校)或面對人群時,忽然間不能說話了。一般上父母都不會發覺,而是由老師察覺這孩子不肯開口,或怎樣都不能講話。有些是用非語言的方式進行溝通,例如用手指或寫字。
病發原因並不一定是陌生的環境,即使在學校數年了,或在班上都是認識的同學,就是不能在大眾面前講話。這情形會影響他的學習能力。
*特定畏懼症(Specific Phobia)
患者在面對特定的環境或事物就會有焦慮,平時沒遇到特定畏懼物則完全正常。
一般使畏懼的事物分為5種:動物型(老鼠、昆蟲等)、自然環境型(暴風雨、懼高、打雷等)、血-打針-受傷型(怕見傷口、血及害怕打針)、情境型(搭電梯、過天橋、搭飛機等)、其他類型。
比較普遍是動物型,尤其女性,害怕老鼠或蟑螂,即使明知對方很小且不能造成危害,一旦看見即感畏懼。這種害怕有些是天性,有些則是「學」到,例如母很怕老鼠,看到老鼠就很慌張。自小跟著母親就會「學」到也怕老鼠。只是很少有人會為了這個而去治療。另一種較普遍的就是怕搭飛機、搭電梯或怕高(即畏高症)。同樣很多人都有這問題,但卻不會特別去治療。
*社交焦慮症/社交畏懼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ocial Phobia)
在社交的情境下就會恐懼,感覺被人觀察。要上台表演時,也害怕自己的行為被別人作負面的評價,感覺很丟臉,往往還沒上台就已作負面設想,也開始展現焦慮的症狀。縱使上台演出的項目已反復練習了一年,但面臨上台前還是覺得畏懼。
患者一般以女性為主,但前來治療的則以男性較多,而且是為著酒精造成的問題而來。由於男性面對社交畏懼時,通常會以喝酒來克服或壯膽。喝酒的數量增多了,因此往往造成酒精中毒或酒精依賴性。
*特定場所畏懼症(Agoraphobia)
Agora在希臘文是市集的意思,phobia是指害怕。旦凡任何地方若使患者覺得逃亡或求救困難的,就會對那場所感到恐慌。例如公共汽車、火車,開放式的空間如市場、廣場、停車場、橋或閉密式的空間(通常是戲院)或擁擠的環境。又或者獨處時,只要覺得一旦有問題發生會求救無門或沒辦法自救,就會畏懼。
患者通常會避免到這些場所,因此往往只能待在家。可是卻不能自己一個待在家,必需要有其他人陪伴。
*恐慌發作(Panic Attacks Specifier)
這只是一種症狀而非病症。一個人會突然間有著明顯的恐慌症狀,通常並沒有任何使之恐慌的東西,即使有也可能是不成比例的事物,莫明的就會突然恐慌起來。症狀是心跳加快、冒冷汗、呼吸急速,感覺自己就要失控,快要死了或瘋了。
一旦出現多次這種現象,就有可能患上恐慌症。
*恐慌症(Panic Disorder)
在多次沒有預期的恐慌發作過後,就會發展成恐慌症。當恐慌發作之後,若在一個月內會頻密擔心再度發作或刻意去避免任何造成恐慌發作的行為,就是患了恐慌症。比方說,患者擔心不知何時會再發生恐慌,就會做一些事情來避免恐慌發生,例如第一次發作在會議室,日後就會刻意避免去這間會議室。
患者也會避免在不熟悉的環境下進行事務,以免求救困難,這病症跟上述特定場所畏懼症有時是相連的。
恐慌症是會重復且沒有任何預告,突然間就到來,恐慌感覺可以在數分鐘到達最高峰。一般以女性居高,且有基因遺傳,若一等親有這病症,就會多出4-8倍幾率。
*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沒有特定的物體與環境,不管任何時間地點皆一直處在焦慮的狀態下,而且是持續性的,並影響到生活作習。通常焦慮只為著很小的事情,而且自身也知道不應該焦慮,卻沒辦法控制。
患者通常不能睡覺,感覺憂鬱,靜不下來,很急躁,注意力分散,腦部一片空白,肌肉緊張,隨時隨地保持在警覺狀態中,使得腦袋疲累。患者會經常換醫生,只為取得安眠藥(安眠藥受控制,不能發配太多) 。
一般女性比男性多兩倍,有5%人會在一生中發生一次。
*物質/藥物引發之焦慮疾患(Substance/Medication-induced Anxiety Disorders)
所有毒品及某些物質會造成焦慮症,例如大麻、迷幻藥、興奮劑、酒精、咖啡因及尼古丁等等,都會使人焦慮。
很多藥物也有這情況,例如哮喘藥物,在未有噴劑之前是服食的,該藥物含有副作用使心跳加快。另外還有止痛藥、胰島素等等也可能造成焦慮。
*其他身體病況引發之焦慮疾患(Anxiety Disorder Due To Another Medical Condition)
一些疾病也會引發焦慮,常見的是甲狀腺,荷爾蒙過於活躍就會造成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手抖等,這些疾病的症狀和焦慮症很像,因此看診時一定要先確認並非其他疾病造成,也不是毒品藥物造成或精神疾病造成(例如強迫症),因為這些症狀都很類似。並且詳細了解後才能對症下藥。
●一般發生在甚麼性別與年齡較多?造成焦慮症的因素又是甚麼?
答:女性居多,通常是二對一甚或四對一。年齡一般在20到40歲左右。
有多種因素。第一是遺傳基因,一等親中的遺傳幾率會較高。尤其對血與打針方面的畏懼最常見於家族遺傳。第二是生物化學因素,即腦部荷爾蒙造成的系統失調,神經傳遞物質的分佈不平衡,包括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及多巴胺等等。一旦這些失衡,就會有問題。
另外還包括人文理論的因素。當中包括:
1.心理分析──謂和早期創傷有關係。該創傷使至留下陰影及潛伏的焦慮。
2.人際理論──從嬰兒時期即開始。嬰兒之所以可愛是害怕不被喜歡,一旦不討喜及不被認可就會感焦慮,進而引伸至人際社交關係。
3.學習論理──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例如上述母親怕老鼠,自小也「學」到對老鼠有恐懼焦慮。
4.認知學派──認知出錯,每當看到一些事物就會設想這東西有危險性,常把一點點小事放大來看。
●焦慮症會帶來甚麼後遺症?是否有焦慮症的表現就一定要接受治療?
答:會影響生活作息、人際交往,對工作 家庭造成很大問題。患者不能吃不能睡,整天坐立不安,有者感覺生不如死。雖然這類患者較怕死,自殺侵向並不高,但痛苦過度也會有自殺的想法或行為。
此外,也會使身邊人非常困擾。晚上不能睡,要人陪他說話,長期下去不是辦法。其實這病是可以治療的,不需要讓它毀壞自己的生活品質,也不必活得這麼痛苦。
一旦會影響到學業、工作表現、社交能力及溝通等等,就要接受治療。若是對動物有畏懼或畏高那類,很少人會特地去治療,也沒有硬性要求接受治療。
若是畏懼血或打針的,由於害怕而不去做檢查,生病了也不去醫院 ,為恐影響健康,這類型的人就要接受治療以克服。
此外,憂鬱症經常會和焦慮症混在一起,症狀非常類似。另外還有其他疾病或藥物造成的類似症狀,因此治療時要很仔細的區分。
●有多少種治療方式?
答:治療方面有醫藥治療、心理治療、自我調解等等。最見效的方法是多管齊下。嚴重患者最好先進行醫藥治療。在三四十年前,焦慮症是沒有甚麼藥可供治療,而且副作用多。如今醫學先進,藥物種類已很多,也越來越精致,副作用也越來越少。
通常大馬人不到嚴重程度都不會來看醫生,因此第一次見醫生時,往往已到了一定要吃藥的程度。當吃藥把神經傳導物質調整後,再來作心理治療。
未達嚴重性的,可用音樂、瑜珈或游泳等自我放鬆。另外也可靠宗教信仰。一些也可從生活起居作息來調理,因為現代人很多是晨昏顛倒,該睡時不睡,吃無定時,無形中把腦部荷爾蒙打亂了。
●是否能根治?一概精神與心理上的疾病,服食的藥物是否都相同?
答:越早治療,根治的機會越高。一般還得看病情拖了多久?有沒有好好吃藥?很多病人不聽醫囑,喜歡喜歡就停藥或減少藥量,或自行吃醫生不鼓勵吃的安眠藥。通常病人不喜歡吃血清素只愛吃安眠藥,他們認為自己只是 睡眠不好而非腦有病。其實安眠藥並不能治病,而血清藥則是進入腦內部去調和,只是見效較慢,病人等不到效果就不吃。
一些明明服著藥,治療也在進展中,忽然自行停藥,病情就有可能復發,離根治的機會當然又拉遠了。一旦復發會有幾個狀況:1.之前吃的藥已免疫了。2.需要更高份量的藥物。3.要更長時間復原。原本預測服藥半年就可康復,但病人在3個月後覺得有好轉,怕吃藥傷身就自行停藥。若是復發,可能要再花一年來調整。若腦部受損嚴重的,就有可能得終生服藥。
儘管很多精神疾病服食的藥物大同小異,但卻絕對不能「一概而服」,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一,一些要幾種藥物配合。即使採用同一種藥物(例如血清素),但藥劑份量多寡、用藥方式與服用期限每個人都不同。同時醫生也得跟進病患的情況,並在復診時再來決定另一次的用藥細則。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