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2年8月22日

腎結石

有人說,腎結石是腎臟裏的一顆計時炸彈!確實如此,因為不知它幾時會發作,而且嚴重的甚或會危及生命。

很多人以為“腎結石”只發生在成年人身上,其實小至一兩歲的幼兒都會發生;也有人向來沒有相關癥狀就認為腎臟沒事,直至偶然進行體檢才發現腎臟裏結了大石頭,而腎臟也幾乎完全失去功能了。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活生生的例子有很多,羅華倫醫生最近就碰到一個類似個案。有一名年約45歲的女性,她身體沒有任何不適癥狀,只因為要買保險必需去做詳細的體檢,結果發覺腎臟裏藏了一塊形如姜塊的結石,體積大約5-6cm。如果不被發現,它就會繼續成長並將塞滿整個腎,壓到腎臟就會使腎功能降低,一旦遭細菌感染也會危害健康。

該女病患很難接受這事實,畢竟之前根本沒任何征兆,但又不能任由石頭留在腎臟內,可是要取出結石就必需進行PCNL手術,有機會造成很大的失血風險,因為腎臟內有很多血管,這種手術需用儀器從背後穿進腎臟內,有機會刺破血管造成大量出血;另外還有一個風險,當把這塊積存多年的結石弄碎後,內在的細菌就會散開,也有機會進入血管並造成敗血癥的風險。這種手術的死亡率有1-2%,通常是死於失血過多或敗血癥。

最後,女病患還是選擇做手術,院方也預先準備好足夠血液以在必需時為她輸血,同時也為她候備ICU。經過多番折騰後,她終於成功脫離危險期,如今也出院休養了。

腎結石確是人民一大健康隱憂。羅華倫醫生指出,每個國家的腎結石數據都不同,一般國家在10-12%,中東人達到17-20%。大馬人則介於15-16%,主要原因是偏愛鹹食,而且氣候幹燥,患結石的機率會比其他國家大。他也透露,東南亞國家比如印尼、緬甸和大馬等人士的腎結石比歐美國家來得硬,他相信有可能和食物有關。

*腎結石因素

形成腎結石的因素很多,比如脫水、藥物或食物、細菌、甲狀旁腺亢進等等,其中也包括基因缺陷。

“很多人以為小孩不會有結石,其實是有的。一些人先天基因缺陷,體內缺少某種物質不能消化鹽份而形成結石。有些孩子常說腹部痛,父母誤以為是腸胃炎,其實有可能是結石,所以千萬不要忽視。”

其中一個原因是食物造成,對於偏愛吃紅肉、海鮮、豆類、堅果、茶、豆奶和巧克力者,都比較容易結石,因為這些食物會造成高尿酸,進而增加腎結石的風險;某些藥物比如愛滋病的藥物也容易產生結石。

“另外,有些慢性病人比如糖尿病或意外造成神經線受傷而膀胱無力者,都不太容易排尿或有余尿,而尿的成份是鹽和礦物質,這些積存在腎臟的礦物質就會慢慢結晶成石頭。”

其實腎臟的石頭成份並非只是鈣,還有草酸、尿酸、胱氨酸、磷酸銨鎂等等。有些是堿性,有些則是酸性。體積從1-2mm到5-6cm不等。

有些結石容易從腎臟裏跌至輸尿管並隨著尿液被排出,有些則不易掉出而從一小顆粒物逐漸長成大姜塊(或稱鹿角形結石)。因為腎臟內有很多小角落,如果結石長在腎臟中上部位就很容易跌出來,如果長在最下部,就像一個U形的盛托器,結石很難會跌出,因此就有機會慢慢成長,並延伸到其他角落,進而結成體積很大的姜塊或鹿角形狀。

他指出,兒童腎結石的因素都有一定標準,孩童一旦被診斷,就可把石頭拿去化驗,得知因素後就能從中下手防治,可能需避免某些食物或用藥物去調解,就能避免重復發生結石的問題。

若是成人腎結石就不能靠化驗來防治,因為成人的結石每次都可以是不同成份,這次也許是尿酸造成,下一次則可能是鈣質,可說防不勝防。

“我要強調一事,有人說多吃檸檬或酸性物質就可化掉石頭,若石頭是堿性或者可以這樣做,但如果是酸性的就會使石頭變得更大,所以不要胡亂自行做醫生。”

*癥狀

結石如果顆粒小並儲藏在腎臟裏是完全不會有癥狀。若剛好運動後或晨起有脫水現象,腎臟在收縮時或會壓到石頭而產生磨擦,偶爾會感到些微疼痛,或排尿時有出血。但在補充水份後就獲得舒緩。

若石頭跌進輸尿管,排尿時就會出血,也有疼痛感,一旦造成感染就會發高燒。由於輸尿管的通道愈靠近膀胱就愈窄小,也許從4-5mm的開端去到1-2mm的空間,當石頭去到尾端不能穿越,疼痛感就會越來越劇烈,而且石頭也把輸尿管堵塞,尿液不能流通,輸尿管就會腫脹。這些病人分分鐘都需要救護車緊急送院治療。

由於石頭本身也是細菌,若加上有尿液積藏在內就會形成毒素。而腎臟裏有很多血管四通八達,一旦讓細菌進入血液循環全身,就會引發敗血癥,繼而影響心臟、肺臟等所有器官功能衰歇,並會有生命危險。整體來說,有5-10%病患會去到這個險境。對於患有心臟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等疾病者,本身的抵抗力已很弱,或是一些面臨洗腎邊沿的病患尤其高風險。

“也有些病患因石頭卡在輸尿管而疼痛,卻誤以為只是扭傷肌肉,當吃了幾天止痛藥就沒再發痛,病人就以為沒事了。雖然疼痛癥狀消失,但傷害還在繼續,而尿液一直被堵塞不能盡數排出,腎臟就會愈發腫脹,腎壁組織就愈變稀薄,待日後做體檢才發現腎腫脹稀薄及失去功能了,這也是最危險的事。”

*治療方式

上述提及,石頭除了鈣也有很多雜質,其中一部份是尿酸。如果是鈣質等物,X光能看得很清楚,但如果是尿酸則完全照不見。因此醫學界如今已沒有靠X光來診斷結石,因為X光會忽略掉尿酸形成的石頭。要辨識腎結石,醫生除了靠手檢查腹部,同時還要進行超聲波、CT Scan,並要驗尿驗血以輔助診斷。

在治療方面需看結石的大小。如果體積屬1-3mm,通常90多巴仙會自行被排出。若是體積大,就看所在位置而采取以下不同的方式對治。

※體外沖擊波碎石術(ESWL)

這種方式也叫“體外炸石”,病患躺臥著,儀器從身下方隔著皮膚輸送電震波,把能量集中在結石上,以沖擊石頭使逐漸崩解並粉碎成細小的顆粒。每次可進行半小時或45分鐘,最多不超過1小時。如果不能一次過擊碎,就得安排進行第二甚或第三次,每次需間隔至少5天讓腎臟修復。

由於它並非侵入性也非手術,因此普被使用。然而它的效果不能受控制,擊碎的石頭有可能會飛濺到到其他部位,甚至掉出來塞在輸尿管。而且擊碎後的碎片也不會消失,而是要靠尿液排出,若未能及時排出,積聚在體內的小結石就有可能再次凝集成較大的結石。

並非所有腎結石都能采用這個方式,一般小於5mm或大於2cm的結石都不適宜。石子太小就炸不到,因為腎臟會隨著呼吸而上下移動,造成對準結石的機率有所偏差;石頭太大則有機會炸碎了跌去輸尿管造成阻塞。

※經皮腎鏡取石術(PCNL)

如果腎臟裏的結石體積有5-6cm大,不宜采用體外碎石,就可采取經皮腎鏡取石術。即自後腰部位以腎鏡從皮膚直達腎臟,從中利用激光和超聲等碎石儀器把結石擊碎再吸出。

※逆行性腎臟內視鏡手術(URS / RIRS)

如果結石卡在輸尿管,一般情形是可以采用體外碎石,但如果造成輸尿管腫脹,就得使用儀器從尿道進入輸尿管,再以鐳射碎石(即是URS)。

這手術一般是使用在不能排出又不能體外炸石的情況下。比如上述腎臟裏藏有巨硬的結石,難以用體外炸石方式一次性震碎,也可采用這種方式(RIRS)。

※藥物介入 

有兩種情況下可用藥物介入。如果石頭純粹是尿酸造成,可使用對治痛風的藥物(Dissolution Therapy)來溶解結石。

如果石頭卡在輸尿管最尾端,可以采用前列腺藥物(Expulsive Medication)讓輸尿管放松,以讓石頭通過跌去膀胱,就較容易被排出。

*預防

羅華倫醫生表示,要預防腎結石必需做到以下幾點:

1.改善飲食習慣。避免過量高風險食物,不要吃太堿,要多喝水。

2.憋尿會使女性造成尿道發炎或膀胱發炎,間接導至堿性的結石。

3.要有高度警覺,如果後腰疼痛,不要掉以輕心以為只是肌肉痛,必需正視及就醫檢查。

4.不能單靠驗血來診斷腎結石,因為腎臟即使失去一半功能,若另一半的腎臟還完好,驗血報告的腎指數同樣會很完美。因此在體檢方面一定要進行超聲波或CT Sca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