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2年11月25日

抗生素

每年11月中是“世界抗生素周”。您對抗生素了解嗎?一些人生病動不動就要吃抗生素,認為吃了就能迅速康復。究竟抗生素是否可隨意服食?濫用抗生素會帶來什麽後果?醫生配給的抗生素一定要吃完嗎?

相信大多數人對抗生素都不太理解。藥劑師Gillian楊春蓮也認同大馬人普遍對抗生素了解不深。“許多人認為在生病時,無論感冒、咳嗽、喉嚨紅腫或發燒,吃抗生素會加速復原,也有人認為抗生素可以治療皮膚敏感和陰道白帶等等。這些都是錯誤觀念。而且在大馬,藥劑師若在沒有醫生處方下售賣抗生素,是屬於違法的行為。”

*抗生素是甚麽?

抗生素是屬於“抗微生物劑(antimicrobial agent)”旗下的一種。抗微生物劑還包含抗病毒劑、抗蟲劑和抗廯劑。

“抗生素是一種適於治療或預防細菌感染的藥物。它能殺滅細菌,壓制細菌滋長和停止復制。”

抗生素也有多種形式,包括片劑、膠囊、液狀、軟膏和注射劑。抗生素都需要醫生處方。除了軟膏、眼滴、耳滴則可以由藥劑師開藥。

*甚麽情況需要抗生素?

一些小病並不鼓勵服食抗生素,但某一些病情卻必須使用,比如肺炎、結核病、百日咳、膿毒性咽喉炎、細菌腦膜炎、螺旋菌、尿道感染、淋病以及其他嚴重的細菌感染疾病。

 “至於常見的傷風感冒、鼻竇炎、急性支氣管炎等,大多是病毒感染,抗生素起不了作用。除非患病時間很長,醫生會根據情況來決定病人是否需服用。例如感冒超過兩個星期,急性支氣管炎超過一周,醫生都會開抗生素處方。”

除了用於治療,抗生素也可用在預防上。比如在進行容易受細菌感染的高風險手術之前,醫生會配給病患藥效較強的抗生素。在牙科手術方面,牙醫也會給細菌感染較高風險的病人使用抗生素,例如糖尿病患、老人和幼童。

*抗生素一定要吃完嗎?

醫生配給抗生素時,通常都會叮囑病人一定要吃完,但有些人吃了一兩次後,感覺病情好轉就自行停藥,其實這是危險的做法。

Gillian解說:“醫生通常會根據病情而配給適合的劑量。自行停藥, 就有可能引起‘抗藥性’(Antibiotic Resistance) 的後果。畢竟細菌不可能在一兩劑的藥物下就被消滅,如果體內還殘留致病的壞細菌,它會認得這種抗生素A (假設A是該種抗生素名稱),而且對它產生抗藥性。換句話說,日後抗生素A在你身上已經失效了。不僅如此,如果你的細菌傳染到給B君,抗生素A也會對B 君失效。可說是害人害己。因此一定要根據醫生的指示服食,除非有嚴重的副作用出現,比如過敏、全身起疹子等就得換藥。”

“另外,服食抗生素的時間點也很重要,不能隨意而必需遵照,比如醫生注明12次,就要盡量每12小時服食1次;如果13次,就每8個小時服食1次。服藥的時間不能間隔太長或太短,這才能保持血液裏的藥物濃度,有效的殺滅及杜絕細菌的復制。”

*濫用抗生素的後果

抗生素可以挽救生命,但如果濫用,也會導致抗生素耐藥性,並有可能造成超級細菌 Superbug的誕生。

怎樣才算是濫用呢?Gillian列出以下幾個情況:

1.醫生開了5天抗生素處方,病患吃了一天覺得好了就不再吃,沒有完成整個療程。

2.醫生配給5天的藥,服用5天還沒好轉,自行再去買,自己加長治療時間。

3.把自己的抗生素跟家人或朋友分享。(切記不要把抗生素轉給家人尤其年老的父母服食,因為不同情況的病人,處方劑量不同。有些抗生素需要通過腎臟排出,老年人的生理機能已退化,有可能導至腎衰竭甚至有生命危險)

4.沒有根據醫生的指示服用。例如需飯後服或空腹服,甚至經常忘記服食,也是濫用的一種行為。

她表示,濫用抗生素除了產生抗生素耐藥性,也有可能提高患癌的機率。“抗生素是否能導致結腸癌”是近期醫學界熱門的課題。例如英格蘭阿伯丁大學有研究顯示,雖然不是每個人使用抗生素都會得腸癌,但醫療專業和普羅大眾需要意識到應該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特別是在年輕人。因為研究數據發現,抗生素的使用與50歲以下人群患結腸癌的風險估計高出50%50歲及以上人群患結腸癌的風險估計高出9%。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因為抗生素幹擾腸道微生物群microbiome的平衡而產生的後遺癥。

*世界抗生素周的提醒

Gillian指出,世界抗生素周的誕生,除了讓民眾對抗生素藥物有所認識,同時也提醒民眾好好保護抗生素,不要濫用它,以免對全人類造成影響。

“抗生素是救命藥,是很寶貴的。因為研究一種新的抗生素非常具挑戰,研發過程可能用上10年以上,成本耗資過億美元,而且成功率不高,導致許多大制藥廠都不願意研發新的抗生素。所以抗生素一定要用得巧妙,不要有抗藥性問題產生。”

“目前的抗生素僅有7大類,若全人類都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而又沒有新藥被研發出來,到最後就沒藥可吃,患了肺炎就會致命!因此不要濫用,讓醫生決定你是否真的需要,大家一起來把關,才能確保我們的下一代有抗生素可使用。

 

沒有留言: